本名胡競英,國立台灣大學學士、美國貝瑞大學電腦碩士及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美國及香港兩地執業會計師,曾是台灣當紅影星,主演電影數十部,最出名的包括:「假如我是真的」、「老師,斯卡也答」等片。
目前的事業遍及兩岸三地,包括香港的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台灣新成立的娛樂網站「星際大站」
www.etking.com總經理,亦兼任中影經紀總監及選角指導,大陸地區也涉足兩岸三地投資最大的片廠「飛騰影視基地」,是一位懂得全方位經營、追求理想的e世代女強人。
心中有熱情就能發光發熱
我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你聽過所謂的「半瓶水理論」吧?悲觀的人看到半瓶水很沮喪地說:唉 只剩下半瓶水了;樂觀的人,則很慶幸:哇,還有半瓶水!我就是很慶幸還有半瓶水的那個人。
我覺得,每一個階段,無論做什麼事,都可以學習!只要心中有熱情,真心喜歡去做某一件事,就能在工作的過程中發光發熱。
廣泛涉獵不同領域
我是在讀台大外文系大二的暑假,開始拍電影的。那時國內電影很景氣,我在三、四年間拍了二十多部戲,比如「苦戀」、「假如我是真的」、「愛奴」、「老師,斯卡也答」等,可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作品。
畢業一、二年後,我結婚了,跟先生住在香港。平常沒事,覺得很無聊,就去學很多東西,像日文、電腦等。那時我心裡想:「這麼早就退休了嗎?人生還很長呢!」於是我決定到美國去進修。很幸運的是,我有一個好先生,他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先生很贊同我的想法,把事業作了一番處理後,陪我到美國念書。
隨性而學習
當時,我並沒有設定目標去學習,只是隨性而為。我的求知慾很強,我先念電腦,但是寫電腦程式必須整天面對機器,而我是一個「好奇寶寶」,很喜歡接觸人,於是又去念MBA企業管理碩士。MBA可說是「企業醫生」,而會計師又比一般MBA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的情況,我從頭開始學起,接著考取了美國的會計師。
在美國五、六年之後,我和先生回到香港,我又考取了當地的會計師,開始執業。
接受不同的挑戰
我是一個喜歡做不同事情的人,很願意接受新挑戰,也在乎工作中有沒有多變性,而會計師可以看盡不同的行業,從紡織、電子到各種進出口生意,每一個案子結束,新的案子又開始了,很符合我求變化的個性。
最近,我和朋友在台灣合開了一個有關娛樂事業的網站,一方面是我對這個事業很熟悉,另一方面是我認為新媒體時代的互動性很強,也將完全走向「個人化」,網路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幫中影做經紀總監,我是希望用現代管理與行銷的方式來讓傳統的國片起死回生,並喚起觀眾對國片的注意。不敢說自己是網路先鋒,但希望能以自己曾當過演員與多年來在企業與網路上的專業,替老東家做點事。
學海無涯
在學習與工作的歷程中,我非常認同「學海無涯」這句話,常常一下子覺得自己好像很聰明,很快地又認為自己是笨蛋。一個人的優點可以成為他的缺點,反之亦然!像我的優點是為人熱誠、朋友多,但相對的我分給孩子的時間就減少了,這要看你從什麼角度來看事情,也要看你有沒有把自己放在適合的位置上。我有一個同事,人人覺得他很「長舌」,我卻覺得:好極了!以後有什麼小道消息派他去散播就對了。
因此,在生涯規劃的時候,要有人生的目標,但不必設限,規定自己只能做某件事。因為人生很短,不能重來,「珍惜自己,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明天的我們永遠比今天老一天,所以我們要把握今天!活得開心,活得精彩!
知足常樂
開心,並不表示一定要「擁有」什麼才能開心,所謂「知足常樂」,人永遠比較不完的。有錢人一定還有人比他更有錢,有權勢的人照樣能找到比他更有權勢的人。所以,何必比呢?
我以為:「人生沒有扛不起來的重擔」,尤其年輕人可以容許犯錯,因為「錯誤」是我們最好的學習對象!我也經常告訴年輕的同事:快樂一天過二十四小時,不快樂也得過二十四小時,幹嘛把自己變得不快樂呢?
雖然我對自己push得很厲害,但如果一件事情真的後果很嚴重,我會再自問:「如果真的怎麼樣,會不會死?」不用死?好!那就不用死了!我從小就是開心寶寶,至今未變。
工作成敗的關鍵
身為公司的領導者,我要求自己認清公司的大目標,並有承受失敗的勇氣。此外,充分授權與良性溝通也是必要的條件。我的理性很強,也有韌性,只要我認為某件事對公司有益處,我會一次又一次去爭取或執行。我常說:國父革命都失敗了十次才成功,我都還沒到十次呢!
我時有機會面試新人,我覺得:優秀的學經歷固然可以加分,但不一定代表他會成功。任何職位,「個性適不適合」是生涯規劃很重要的因素,因為這是後天所無法培養的。而做事有沒有熱誠和用心,更是工作成敗的關鍵。
多看多聽多學習
做任何事,都不能脫離國際觀和宏觀的視野。而這要如何培養呢?多旅行、多閱讀、多接受資訊,是我的建議。
不管做什麼事,我認為都應該權衡優先順序,這樣日子才能過得從容開心。由於香港的會計事務所仍在運作,我每一、二週飛一次香港。目前,我把家庭放在前面,因為小孩很快就會長大,所以我要儘量把握可以跟孩子們親密溝通的機會。我很會「偷時間」並信任專才,在工作上則每三個月作一次規劃,知道何時可以抽離,輕鬆一下。我把所有公司的人,當成我的「小手小腳」,因為他們很多優點,我還不見得有呢!而我呢,就專門觀察,不只是公司的走向,而是觀察整個產業的趨勢。
我喜歡「知足常樂」這句話,無論是生活或工作,對我都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