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會為你介紹九支史上最勁的攝影鏡頭。當然,軍隊和太空總署可能曾製造比此更瘋狂的鏡頭,
但那些遙不可及的東西本文暫且不談。 以下列出的,都是一些可用於旁軸取景、中幅和單反相機,只要你捨得花錢便可擁有。
No.1 : Carl Zeiss Apo Sonnar T* 1700mm f/4 鏡頭


在非反射鏡頭領域,Carl Zeiss的Apo Sonnar T* 1700mm f/4 鏡頭絕對是非軍用鏡頭中的佼佼者。這支「怪獸級」鏡頭於2006年德國 Photokina 影像博覽上首次亮相,據說是為了一位沈迷遠距離拍攝野生動物的神秘客戶製造的。沒有人知道此人是誰,我們只知道鏡頭上刻有阿拉伯文字和卡塔爾標誌。
這支怪獸鏡只可裝設於Hasselblad 203FE 6×6 中幅相機之上,和它比起來,相機就像個小矮人。注意到圖中鏡頭的尾部嗎?那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黑色東西就是相機!鏡頭的鏡片為15片13組,部分鏡片的淨重 超過55磅(約25kg),這使這支怪獸鏡的總重量非常驚人,有564磅(約255kg)!恐怕不是一般人拿得動……。除了攜帶問題,這支鏡頭的操作也不 容易,蔡司公司為這支鏡頭開發了一套特殊的伺服控制調焦系統,與大型望遠鏡的系統相類似,認真大陣仗。
No.2 : Canon EF 1200mm f/5.6L USM 鏡頭

Canon 的這款1200mm鏡頭,雖然沒有 Carl Zeiss 的「怪獸級」鏡頭那麼誇張,但它也是其中一款最長焦距的鏡頭,而且80,000美元此價格(約620,000港元,Sorry,無折!),也讓它榮登最貴 鏡頭的行列。這款採用 FD mount 的鏡頭,起初是為拍攝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研製的,當年只製了5枚,供幾家報導奧運會的報社使用。奧運會結束後,鏡頭被運回了日本 Canon 總部,在上世紀80年代末被改為 EF mount。
多年來,這款鏡頭生產過幾次,但每次的數量都很少。人手製造限制了鏡頭的產量,也造就了鏡頭高昂的售價。而且,這款鏡頭還使用了瑩石鏡片,要人工培 養出尺寸夠大的瑩石,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這也是該鏡頭產量低、價格高的另一個原因。這些鏡頭部分被體育雜誌或新聞報紙買走,他們用這款鏡頭拍攝羅馬教皇 選舉、奧運會、棒球大聯盟、世界杯、F1比賽以及其它重要事件;還有一些鏡頭是被各國政府和執法機構買走。根據 Canon 提供的資訊,至少有一對鏡頭是被個別攝影師買走。如果你是 Canon Profesional Services (CPS) 的會員,你可能還有機會借來用用,但如果不是會員,恐怕就沒此機會了。佳能在幾年前停止了生產此鏡頭,今天連二手的都不可能買到。
No.3 : Sigma 200-500mm f/2.8 鏡頭


每年,在「美國影像銷售展會」(PMA,被譽為攝影界的奧斯卡)中,Sigma 的展臺都會展出一款碩大的軍綠色鏡頭,這就是 Sigma 200-500mm f/2.8鏡頭。它在2007年的 PMA 展會上首次亮相,與上面提到的兩款遠攝鏡頭不同,這款鏡頭絕對是目前市場上最適合拍攝體育項目的高速變焦鏡頭,而且它的建議零售價僅為38,000美元 (約294,900港元)。
此鏡頭重34.6磅(約15.7kg),尺寸為9.3 x 28.6寸(即236 x 726mm)。遠攝變焦的功能加上f/2.8的光圈,再配備長達 500mm 的長焦端,令這個鏡頭非常適合拍攝野生動物和體育賽事,也是天文愛好者進行天文攝影的絕佳選擇。再添加一個「附件」(2X增距鏡),你就可以獲得 400mm -1000mm 的變焦範圍,即使在 1000mm 端鏡頭光圈也可以達到 f/5.6!鏡頭內部裝有專用的鋰電池,為鏡頭變焦和自動對焦提供電力。如果你想知道使用時的焦距和距離數據,鏡頭附設的LCD顯示屏會一一給你顯示。鏡 頭尾部可安裝72mm的濾鏡,甚至可以使用圓偏光鏡。但如果你想在特殊的隱蔽狀態下使用這支像迫擊炮一樣的鏡頭,你就要自己給它添件迷彩衣裳了。
No. 4 : Canon 5200mm F/14 反射鏡頭

Canon的這款單反相機專用反射鏡頭採用了一組反射鏡片,以及一個跟棺材差不多大的鏡身,其焦距被拓展到5150mm。知道這款鏡頭可拍攝多遠的 物體嗎?根據Canon的官方數據,它最佳用於拍攝18 至32英里(即29至52km)範圍內的物體,而這款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也要120米。由於採用了反射設計,鏡頭變得很細小(起碼和前面提到的蔡司 1700mm鏡頭相比,它確實縮細了很多)。即使如此,鏡頭的重量仍然達到220磅(約100kg),這還未包含鐵製支架的重量。
鏡頭的其它數據也叫人驚歎:高20寸(約0.5米)、寬24寸(約0.6米)、長度則達到驚人的75.6寸(約1.9米)。早前,有人在 ebay 出售該鏡頭,價格約50,000美元(約388,000港元),而且還在youtube上載了一段關於使用該鏡頭的片段,有興趣的人可去看看。(www.youtube.com/watch?v=IRq18WpQZC0)
No.5 : Carl Zeiss Planar 50mm f/0.7 定焦鏡頭

要選出「宇宙最快」的鏡頭,非Carl Zeiss的Plannar 50mm f/0.7定焦鏡頭莫屬。這款專用鏡頭曾被用於拍攝第一張月球暗面照片,也曾有傳聞說著名導演Kubrick在拍攝影片《亂世兒女》(Barry Lyndon)時曾使用過這支鏡頭,電影中絢爛的燭光場面便是出自這支鏡頭。
No.6 : Canon S-type 50mm f/0.95 標準鏡頭

和前面介紹的鏡頭相比,佳能的這支50mm標頭算是相對「傳統」的攝影鏡頭了。這支鏡頭的光圈值達到了f/0.95,就如鏡頭當年的廣告 Slogan所言,「比人的肉眼還要快四倍」。此鏡頭最早於1961年用在佳能35mm旁軸取景相機上,從沒生產過單反相機用的版本。鏡頭採用高斯型結構 (這種設計源自19世紀 Alvan G. Clark 的專利,具體是將兩組高斯鏡片組對稱放置,光圈在兩組鏡片中間,可以矯正像差),包含了5組鏡片。上世紀70年代初期,Canon 宣佈停止生產旁軸取景相機,同時也停產這款 50mm 鏡頭,當時這款鏡頭的零售價是57,000日元,相當於今天的1,150美元(約8,920港元)。
No.7 : Leica Noctilux-M 50mm f/0.95 標準鏡頭

1975年,在Canon停產50mm f/0.95 鏡頭後不久,Leica發佈了這款Noctilux-M 50mm f/1 非球面(ASPH)鏡頭。之後,Leica再以這款鏡頭為基礎,接續生產了 Noctilux-M 50mm f/0.95 鏡頭,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非球面鏡頭。
這款被稱為「暗夜之王」的鏡頭”,進光能力比其前身增加了11%,而體積只增加了很少。鏡頭名稱中的字母「M」代表它可用於Leica所有採用M mount的相機之上,利用 Panasonic 的 DMW-MA2M 轉接環,還可用於 M4/3 相機之上。顯然,這是一支適用於低照明度和淺景深攝影的鏡頭。目前,這款鏡頭處於缺貨狀態,等到有貨,你就能以10,500美元(約81,500港元)買 到。
No. 8 : Nikkor 6mm f/2.8 魚眼鏡頭

在網絡間被形容為「盾牌」,Nikkor 6mm魚眼鏡頭是世界上第一支視角達到220度的鏡頭,其 f/5.6版本在1969年發佈,後來又推出了AI和AIS版本。但是真正具有開創意義的,是Nikkor 6mm f/2.8 non-AI鏡頭,因為它不僅是一支高速鏡頭,更採用了逆焦式(Retrofocus)設計,不再需要相機鎖定反光板,從而實現了直接取景和 TTL 機內測光功能。鏡頭拍攝出的照片是環狀的,其最近合焦距離為0.25m。這種球狀鏡頭無法安裝濾鏡,但尼康為此鏡頭設計了內置的濾鏡系統,攝影師可隨意使 用天光、中黃、深黃、橙色和紅色濾光鏡。
此鏡頭主要用於科學、工業和特效攝影,只能通過專業渠道預訂,上世紀70年代中期發售時價格約6,000美元(約46,600港元)。如今,你可在ebay以34,290美元(約266,000港元,不計運費)的價格買到二手貨,當中還包括一個盒子和前後鏡頭蓋。
No.9 : Sigma 4.5mm f/2.8 EX DC HSM 圓形魚眼鏡頭


此為 Sigma 目前正在銷售的超廣角鏡頭,攝影師隨時都買得到這款魚眼鏡。
Sigma 4.5mm f/2.8 EX DC HSM 圓形魚眼鏡頭的最近合焦距離為5.3寸(約13cm)。
所謂圓形魚眼鏡是指此鏡頭拍攝出來的相片會有一個成像圈。
和 Nikkor 6mm鏡頭一樣,此鏡頭主要用於科學領域和創意攝影,但它更小、更輕,也更便宜,建議零售價為1,500美元(約11,600港元),實際售價更為便宜。
轉載自: http://www.ecpz.net/photoblog/2011/03/11/9-unbelievable-camera-lenses-that-actually-exist/#more-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