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三字經 [打印本頁]

作者: inabottle    時間: 15-6-2007 16:45     標題: 三字經

人之初 性本...

諗下去 有歷史 朝代先後唔會錯

口蹹蹹 當秘笈 確駛得


作者: inabottle    時間: 22-6-2007 18:12

諗吓先: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義

......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

人遺子 金滿 ?  我教子 遺一經  勤有功  戲無益

 

 

 


作者: foureyesfatboy    時間: 22-6-2007 23:14

咁樣....

上大人, 孔乙己, 化三千, 七十士...

係唔係三字經之中的句子??


作者: inabottle    時間: 23-6-2007 02:05

引用:
原帖由 foureyesfatboy 於 22-6-2007 23:14 發表 咁樣.... 上大人, 孔乙己, 化三千, 七十士... 係唔係三字經之中的句子??

 

唔係呢...

 

網上資料:

 

“上大人孔乙己”是我國傳統語文教育的教材。

敦煌遺籍中就有一頁這麽一串字:‘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女小生八九子牛羊萬日舍屯’。


清初褚人荻有這樣的說法:小兒習字,必令書‘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天下同然,不知何起。

清道光年間曾任廣西巡撫的梁章鉅,在他的《浪迹續談》中考證認爲,“上大人孔乙己”在唐末先有此語,北宋時已爲小兒誦矣。

有一種解釋認爲,“上大人,孔乙己”是尊孔的話,讚揚孔子乃古時之偉大人物。“化三千,七十士”是贊孔子教了3 000學生,其中72賢人。“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是對初學的兒童的說教,要“作仁”“知禮”。

明朝的祝允明(枝山)卻有另一種解釋,認爲這是孔子上給他父親的信(見《浪迹續談》)。祝氏認爲,“上大人”爲一句,是孔子自陳上書給父親。“孔乙己化三千”爲一句,是孔子自稱教了3 000學生。“七十士爾”爲一句,說其中可稱爲“士”的不過七十人罷了。“小生八九子佳”爲一句,說其中八九人是最好的。“作仁可知禮也”爲一句,說這八九子作仁知禮。這說法稍嫌牽強,不過既有此說,姑妄錄之。


作者: inabottle    時間: 23-6-2007 02:15

背熟唐詩三字經, 不會吟詩也會偷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開花落年复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 不願鞠躬車馬前   ....佢唔係酒仙李白...佢係?


作者: inabottle    時間: 25-6-2007 15:27

唔係淨係d知乎者也...好現成又口語化.

 

....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貧賤比富貴,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得閒?

 

~~~~     ~~~~      ~~~~     ~~~~~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嫌我醜?

 

[ 本帖最後由 inabottle 於 26-6-2007 11:37 編輯 ]
作者: inabottle    時間: 26-6-2007 13:41

行開書局咪翻下三字經千文字打書釘, 沒有詳查, 發現用字不盡相同...好似廿四味苦茶, 總之有事就飲啦, 仲駛得既!


作者: inabottle    時間: 11-6-2008 01:17

最近都市日報副刊有位先生(下次補上其尊姓大名)每周一至五對三字經既內文解說...每日六字......起碼可以連載一段日子...數數先

 

 


作者: inabottle    時間: 14-6-2008 18:13

引用:
原帖由 inabottle 於 11-6-2008 01:17 發表 最近都市日報副刊有位先生(下次補上其尊姓大名)每周一至五對三字經既內文解說...每日六字......起碼可以連載一段日子...數數先    

 

剛貼上呢個帖之日, 11/6果朝早, 佢就登另一些中文解讀...... 以為佢會續登下去呢


作者: 聰洛多薩比    時間: 16-6-2008 23:17

而家d小朋友淨係識既三字經有...

X家X...

XX剷...

唉...............................

 

真係五穀不分...

(道家批評...儒家既人五穀不分架...)


作者: inabottle    時間: 28-6-2008 19:06

引用:
原帖由 聰洛多薩比 於 16-6-2008 23:17 發表 而家d小朋友淨係識既三字經有... X家X... XX剷... 唉...............................   真係五穀不分... (道家批評...儒家既人五穀不分架...)

 

小朋友識X家X... XX剷... 都係耳濡目染...... 氛圍下既結果

 

三字經已沒有在教學課程內......好似紅樓夢等所謂名著又點先可以叫小朋友執起本厚重既書看呢......依家做父母真係跟風多d...最簡單係交學費報d出名易full既班......咁多小朋友報讀既班唔會差......差都係事後試過至知......知道有其他人都係陪著, 錯既只係監管既機構不力......


作者: 聰洛多薩比    時間: 29-6-2008 00:46

引用:
原帖由 inabottle 於 28-6-2008 19:06 發表   小朋友識X家X... XX剷... 都係耳濡目染...... 氛圍下既結果   三字經已沒有在教學課程內......好似紅樓夢等所謂名著又點先可以叫小朋友執起本厚重既書看呢......依家做父母真係跟風多d...最 ...

五穀不分...

三字經係乜都唔識...

我諗佢地好多連最基本既四大名著...

一本都未睇過...


作者: inabottle    時間: 29-6-2008 01:48

引用:
原帖由 聰洛多薩比 於 29-6-2008 00:46 發表 五穀不分... 三字經係乜都唔識... 我諗佢地好多連最基本既四大名著... 一本都未睇過...

 

唔咁講一定要睇先明白一些道理, 但總有些書如果自已有小朋友都想佢哋接觸過, 唔駛滾瓜爛熟衝口而出, 起碼聽過吓......最近有個廣告提及...相逢何必曾相識出自白居易......

 

而在同一首詞裡更有一句大家都熟識既'千呼萬喚始出來'...呢首詞比講楊貴妃既'夜料半無人私語時'果首更令人回味 ...


作者: 聰洛多薩比    時間: 29-6-2008 09:21

引用:
原帖由 inabottle 於 29-6-2008 01:48 發表   唔咁講一定要睇先明白一些道理, 但總有些書如果自已有小朋友都想佢哋接觸過, 唔駛滾瓜爛熟衝口而出, 起碼聽過吓......最近有個廣告提及...相逢何必曾相識出自白居易......   而在 ...

講起同是天涯淪落人...

d人都唔知係白居易既琵琶行...

只係知道多年前同是天涯淪落人呢歌既歌詞咋...


作者: inabottle    時間: 29-6-2008 21:09

引用:
原帖由 聰洛多薩比 於 29-6-2008 09:21 發表 講起同是天涯淪落人... d人都唔知係白居易既琵琶行... 只係知道多年前同是天涯淪落人呢歌既歌詞咋...

 

正常 ... 首歌太hit...

 

如果太'靚'既一輩... 真係話你知出自琵琶行, 而不知有首歌囉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9-6-2008 21:52

「上大人, 孔乙己」實際係「上大人, 孔乙」, 讀「上大人, 孔一已」, 意思係「至高無上的人, 只有孔夫子一人而已」, 乙者, 一也,「孔乙己」係魯迅筆下人物。




歡迎光臨 經典日本特撮●動畫●卡通回憶 (http://oldcak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