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200多年前 一個英國人對於乾隆盛世的感受(轉) [打印本頁]

作者: cmlwts    時間: 4-4-2014 10:38     標題: 200多年前 一個英國人對於乾隆盛世的感受(轉)

「中國人沒有宗教,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做官。」
這是200年前英國公使馬戛爾尼說的一句話,這是令人振聾發聵的一句話,其意義勝過無數研究中國人煌煌巨著的總和。

【1】乾隆僅僅為了自己的面子就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說勞民傷財太輕,簡直是禍國殃民。
當時的中國正值乾隆盛世,中國人是好面子的,乾隆帝更是好面子的。對這次英國人的來訪,乾隆皇帝不但在接待工作上做了精心準備。
皇帝確定的接待工作方針是,一要隆重熱烈,照顧好外國友人的衣食住行,保證他們的心情愉快。二是利用這個機會,充分展示中國的富庶強大。

據估算,英國人一行使北京花費了五十多萬兩白銀,即十七萬三千多鎊白銀。折成今天的幣值,為一億零三百八十萬元人民幣。這其中當然不包括皇帝賞賜的禮品,這些禮品價值要遠遠高於此數。

【2】英國人對於乾隆盛世的感受
1、盛世下極端貧困的中國人。
當時正處於所謂的」乾隆盛世」,而當時中國百姓的真實生活如何呢?對此英國人也有詳細記載。馬可•波羅驚嘆中國是「塵世可以想見的最繁華的地方」。十八世紀末來到中國的英國人卻驚訝地發現,與黃金遍地的傳說相反,中國的大部分普通人都生活在窮困之中。

中國官員送來的食物過多,並且「有些豬和家禽已經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國人把一些死豬死雞從「獅子號」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熱鬧的中國人一見,爭先恐後跳下海,去撈這些英國人的棄物。「但中國人馬上把它們撈起來,洗乾淨后腌在鹽里」。

官員貫徹皇帝旨意,在一切環節中全力展示帝國的富強。但這一旨意畢竟沒有被每一位普通百姓所領會,他們關心自己的胃更甚於國家的尊嚴,這個細節一下子暴露了中國的尷尬。

事實上,在登陸中國后,英國使團一再震驚的,是繁華表象下的貧窮。
中國人一向處於半飢半飽的狀態,樂於以任何食物為食,即使是腐爛了的也不放過。

還有隨處可見的棄嬰。道路兩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隨時都有可能露出一隻蒼白的小手。棄嬰在基督教國家中是不可饒恕的大罪,但是中國人卻視為平常。很明顯,這是人口壓力和貧困所致。

2、比經濟上的貧困更令英國人驚訝的,是政治上的貧困
「中國官員對於吃飯真是過於奢侈了。他們每天吃幾頓飯,每頓都有葷菜許多道。」與底層的普遍貧困強烈對照的,則是上層社會生活的豪奢。雖然底層社會中很少發現臉色紅潤的人,但政府高官中卻不乏胖人,這些達官貴人們生活中的主要內容就是吃。

英國人在中國所見到的房子,只有兩種,一種是大富之家,一種是貧寒人家。「所經過的地方以及河的兩岸,大多數房子都是土牆草頂的草舍。也有很少一些高 大、油漆裝飾的房子,可能是富有者的住所。很少看到中等人家的房子。在其他國家裡,富有者和赤貧之間,還有著許多不同等級的中等人家。」

英國人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的貧富差距之大,是他們見過的國家中最厲害的。「中國有一句名言:『富者甲第連雲,貧者無立錐之地』……但這句話在其他國家並不適用。」

英國人說:「中國沒有中間階層,這個階層的人,因擁有財富和獨立的觀念,在自己的國度里舉足輕重;他們的影響力和利益是不可能被朝廷視而不見的。事實上,中國只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英國人很容易地了解到,在中國,所有的富人幾乎同時都是權力的所有者。也就是說,中國人的財富積累主要是靠權力來豪奪。中國的專制是超經濟的,經濟永 遠屈居於政治之下,也就是說,財富永遠受權力的支配,一旦沒有權力做靠山,財富也很容易化為烏有。「在中國,窮而無告的人處在官吏的淫威之下,他們沒有任 何訴苦伸冤的機會。」對於中國人來說,「做官便譬如他的宗教」。

在中國法律中,個人財產權卻屈居政治權力之下。英國人研究了中國法律后得出結論說:「中國所有的有關財產的法律確實都不足以給人們那種安全感和穩定 感,而恰恰只有安全感和穩定感才能使人樂於聚積財產。對權勢的憂懼也許使他們對那些小康視而不見,但是那些大富卻實難逃脫他人的巧取豪奪……執法機構和執 法方式如此不合理,以至於執法官員有權凌駕於法律之上,使得對善與惡的評判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執法官員的個人道德品質。」

英國公使馬戛爾尼說,是專制主義摧毀了中國人的財產安全,從而摧毀了所有刺激中國進步的因素。進步只有當一個人確信不受干擾地享有自己的勞動果實時才 能發生。但是,在中國「首先考慮的總是皇帝的利益」,因為「任何財產違反了他的主張是得不到保障的」。馬戛爾尼不否認中國存在著大土地產業,但他認為它們 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如「高利盤削和官職饋禮」所獲取的。它們是貿易或侵吞的短暫的積聚,而不是土地貴族或紳士的產業。他寫道:「在中國確切地講沒有世襲貴 族。」

3、中國人精神文化上的極端貧困讓人震驚
在那些推崇中國政治的歐洲學者們的著作中,中國社會的和平、穩定、井井有條一直是他們讚美的重點。他們認為,這說明中國是民權、人道所主宰的理性王國。「人類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國政治還要優良的組織」。

然而,與中國官員的交往,卻讓英國人看清了這個帝國維持秩序的基本手段,那就是王權、專職和嚴苛的禮法。

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北上天津的途中,英國人在山東登州府短暫停留。登州知府聞訊前來拜訪,「知府帶來了許多隨從人員,其中有一個人在知府問到他話的 時候,立刻跪下來回答,這給英國人一個很大驚異。知府安然接受這種禮貌,似乎他們之間一向是這樣講話,這給英國人更大的驚異。」更讓英國人無法接受的是中 國官場的另一項規矩:在任何場合,上級都可能打下級的板子。

被扒掉褲子當眾打屁股,對英國紳士來講,是無法想象也無法容忍的恥辱。然而英國人卻發現,中國人對此卻司空見慣。
英國人說:「在任何場合,只要他們(中國官員)認為恰當,就以父權的名義,立即用板子處罰,無需預審或調查。」

【3】世界對中國的重新認識
1、偷奸耍滑成性
在英國人到過中國以前,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基本上是正面的。中國人被認為是「全世界最聰明最禮貌的一個民族」。萊布尼茨說:「他們服從長上,尊敬老 人,無論子女如何長大,其尊敬兩親猶如宗教,從不作粗暴語,尤其使我們驚奇的,中國農夫與婢僕之輩,日常談話或隔日會面之時,彼此非常客氣,其殷勤程度勝 過歐洲所有貴族……」歌德說:「在他們那裡一切都比我們這裡更明朗、更純潔也更道德。」伏爾泰通過《中國孤兒》這樣表達他對中國人的看法:「我們的國朝是 建立在父權與倫常的信義之上的,是建立在正義、榮譽和守約的信義之上的。孝順忠信禮義廉恥是我們立國的大本。」

與傳教士所描述大相徑庭,那些伺候他們的中國人給英國人留下了這種印象:「撒謊、奸詐,偷得快,悔得也快,而且毫不臉紅。」「他們一有機會就偷,但一 經別人指出就馬上說出窩藏贓物的地方。有一次吃飯時,我們的廚師就曾想厚顏無恥地欺騙我們。他給我們上兩隻雞,每隻雞都少一條腿。當我們向他指出一隻雞應 有兩條腿時,他便笑著把少的雞腿送來了。」

2、官本位
英國人注意到,在沒有官員的場合,中國人的表情十分正常。一旦有官員出現,立刻就變了:「中國普通老百姓外表非常拘謹,這是他們長期處在鐵的政權統治之下自然產生出來的。在他們私下生活中,他們也是非常活潑愉快的。但一見了官,就馬上變成了另一個人。」

英國人說,「這些事例再清楚不過地昭示了中國人自誇的道德品格中的巨大缺陷。不過就像先前說過的,其錯當在於政治制度,而不在於民族的天性或者氣 質。」 「就現政權(滿清)而言,有充足的證據表明,其高壓手段完全馴服了這個民族,並按自己的模式塑造了這個民族的性格。他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完全由朝廷的意識 形態所左右,幾乎完全處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3、專制
英國人認為,中國人缺乏自尊心,是因為政府從來沒有把百姓當成成年人來看待,而是當成了兒童和奴隸。「在這樣的國度里,人人都有可能變成奴隸,人人都 有可能因官府中最低級官員的一點頭而挨板子,還要被迫親吻打他的板子、鞭子或類似的玩意,跪倒在地上,為麻煩了官府來教育自己而謝罪。於是榮譽觀和尊嚴感 就無處可尋了……人的尊嚴的概念巧妙地消滅於無形。」

馬戛爾尼對中國政權的結論更廣為人知:「這個政府正如它目前的存在狀況,嚴格地說是一小撮韃靼人對億萬漢人的專制統治。」這種專制統治有著災難性的影 響。 「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的一百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 在成為半野蠻人。」

英國人回國之後,西方人的中國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中國從天上掉到地下,從文明變成野蠻,從光明變為陰暗。

【4】黑格爾對中國的結論讓人害怕又臉紅
作為一個嚴肅的學者,黑格爾仔細閱讀了當時他所搜集到的全部有關中國的文字,得出了以下結論。
黑格爾認為,人類文化的發展是分階段的。他認為,中亞文化代表了人類文化的少年時期,人類文明最早在那裡發源。希臘文化則是青年,表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羅馬文化是壯年,而日耳曼文化是成熟理性的老年。

那麼,中國文化是什麼呢?黑格爾說,是幼年。中國人在官府面前的逆來順受給了黑格爾極深的印象。黑格爾認為,造成中國的落後的原因是中國人內在精神的 黑暗,中國是一片還沒有被人類精神之光照亮的土地,在那裡,理性與自由的太陽還沒有升起,人還沒有擺脫原始的、自然的愚昧狀態。「凡是屬於精神的東西…… 都離它很遠」。

在《歷史哲學》中黑格爾得出這樣結論,這是一個徹底的、奇特的、最具東方性的東方國家。「中國純粹建築在這一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 『家庭孝敬』。中國人把自己看作是屬於他們家庭的,而同時又是國家的兒女。在家庭之內,他們不是人格,因為他們在裡面生活的那個團結的單位,乃是血統關係 和天然義務。在國家之內,他們一樣缺少獨立人格;因為國家內大家長的關係最為顯著,皇帝猶如嚴父,為政府的基礎,治理國家的一切部門。」因此,中國是一個 只屬於空間的帝國。

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讀這些的時候我不得不把「乾隆盛世」真實與當下聯繫起來,想必「乾隆盛世」在國人和乾隆看來也是「和諧社會」吧。參加過中國盛會的外國人是不是在表面讚揚中國的同時,暗地裡發出和英國使團一樣的感慨呢?

上海大火和北京大火都在冥冥之中警告我們:脫離現實的過度奢靡和炫耀必將遭天譴和報應。乾隆、慈禧等無數的超級敗家已經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現在,這個名單還在不斷擴大。

重複看了無數上演的歷史大戲后,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的結論:

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歷史的,它只是君主覆滅的一再重複而已。任何進步都不可能從中產生。千百年來在廣闊的土地上重複莊嚴的毀滅,而又在本質上毫無變化。




歡迎光臨 經典日本特撮●動畫●卡通回憶 (http://oldcak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