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武俠
[打印本頁]
作者:
紫龍
時間:
10-1-2014 19:20
標題:
武俠
再說武俠
「武俠」的武字,一般指「止戈為武」。中世紀的歐洲稱為「騎士文化」,戰國時代的日本稱為「武士道精神」,但是,歐洲的「騎士文化」通常都只是為皇室效力,假如這皇帝或藩主是昏庸無道的話,這位騎士或武士在思想上或多或少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否則就被視之為「叛逆」,「武士」可能會走上自殺的不歸路。歐洲的「騎士文化」,不容許騎士變成「英雄」,要不然就不會出現「羅賓漢」這位俠盜﹔阿瑟王的「石中神劍」等的傳說。不過,這些傳說,則慢慢演變成西方的魔幻小說,像托爾金的《魔戒》系列,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但是,西方的魔幻小說只能視「遊俠」為團隊中一部份,而不可單獨行動,唯獨是中國古代的「俠」既可以單獨行動,亦可以變成團隊中一部份,思想上絕不受某皇朝或者某種強大力量約束,去對抗既得利益者。
從《史記》的「刺客列傳」開始,中國就已經有「俠」存在,郭解更是西漢時的遊俠,不過,郭解的藏匿兇犯、私鑄錢等行為,為後世所不齒。由此可知,中國的「俠」在思想上與行為上,是有一定「自我規範」的。在唐人傳奇中,有好些篇章都具有武俠小說的雛型,《虬髯客傳》、《聶隱娘》等,都成為後世作家的一些武俠題材。在明清之世,除了《三國演義》《水滸傳》之外,出現了一批公案小說,《七俠五義》、《正續小五義》、《彭公案》、《施公案》等,由於在明清之世,官僚腐化,人民正義得不到伸張,於是藉著閱讀公案小說,抒發對朝廷的不滿。
民國時期,由於時逢亂世,武術名家輩出,霍元甲、黃麒英、梁贊等,他們紛紛設館授徒,而他們的英雄事蹟,更成為一些武俠小說家的題材,向愷然的《近代英雄傳》,便是一例。民國時期,時逢亂世,思想越是自由,由於這種氛圍,出現了一套曠世之作,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就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書裡人物眾多,佈滿名山大川,珍禽異獸,武器新奇有趣,正傳續篇不計其數。
1949年大陸政權易幟,新移民紛紛南下省、港、澳,連帶一些「武人」也南來,梁羽生就是因為1954年吳公儀陳克夫的擂台比武,而開始新派武俠小說之始《龍虎鬥京華》。而《雲海玉弓緣》突破梁羽生一直以來的愛情觀,金世遺表面上愛上完美的谷之華,實際愛上同樣是魔女的厲勝男。但是金庸聲名迅速鵲起,第一套的《書劍恩仇錄》一鳴驚人,《射鵰三部曲》更為人津津樂道。古龍香港出生,台灣成名。他的《楚留香》、《陸小鳳》系列,受《占士邦》之影響,更開創偵探武俠小說之先河,風格獨樹一幟。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更是顛覆了一直以來武俠小說對「官府」壞印象。而且,更得到電台廣播的鼎力支持,鍾偉明在香港電台的「黃飛鴻技擊」系列,這種「一人聲演多角」的小說連播,更風行到中國大陸。因為香港有這武俠「三巨頭」,三人作品改篇的電視劇、電影多不勝數。邵逸夫監製的一系列武俠電影「獨臂刀」、「龍門客棧」、「十三大保」等等,鄒文懷監製的李小龍的功夫電影系列等。對武俠小說的養分的滋潤,有莫大裨益。
九十年代,一顆武俠的彗星掘起,黃易,與其說他是受到金庸和司馬翎的影響,不如說他受到香港武打漫畫的影響,因為他曾為黃玉郎的《天子傳奇》編劇,所以他的小說充滿動感,《尋秦記》將歷史與創新融為一體,語言古今相間,以現代人角度,透視秦始皇為人。《覆雨翻雲》更一改以往武俠小說以俊男為主角的框框,以醜男浪翻雲先許配美女紀惜惜,再遇紅顏知己憐秀秀。喬靖夫的《殺禪》,透視殘酷現實。《武道狂之詩》,更一再突破「武當派」是「名門正宗」的框架,而喬靖夫是武術愛好者,他一招一式,根據真實武功套路而來,毫不花假。不過,他寫男女主角之愛情略為遜色。
黃易跟喬靖夫,是香港現在碩果僅存的幾位武俠小說作者,謹以此文,向他們致敬。
歡迎光臨 經典日本特撮●動畫●卡通回憶 (http://oldcak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