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香港賽馬比賽受到廣大市民所歡迎。
50年代:
最傑出之騎師首推曾勝出多屆冠軍之華藉騎師郭子猷,
出色的外藉騎師有司馬克(法國)、布林利、柯圖茂及柯富達等。
那時還有「少壯四傑」之莊洪康、洪爕康、蔡克文和陳杰。
廣東邦有「大細雞」之林國樑、林國強。
老牌師傅則有「神鞭大俠」韋耀章、「永不墜馬之不倒翁」劉家麟和「白面書生」陶柏林等。
60年代初:
澳洲騎師衛林士、梅道登、何華等相繼來港。
當時馬場三絕係;
郭子猷之「推騎」、洪爕康之「拋韁」及梅道登之「梅花鞭法(即車輪鞭)」。
60年代中後期:
係鄭棣池的世界。
70年初開始:
則是摩加利的天下。
跟住就係告柬尼....................................等等等。
下回待續吧!
歡迎各位老餅馬迷提供資料及發表意見!
有無馬會推出各種彩池的先後次序,
還有外圍及馬會大戰的經歷呀!
戰後初期,只有Win、Place 投注,每票之最低投注金額不詳。
至50年代中後期,肯定是$5 一票。
大約50年代後期或60年初,
才有 Quinella 投注。
但當一埸馬只有六匹或以下出賽馬匹,
則以 Forecast 代替 Quinella,及 Place 亦只派彩第一、二名。
(Forecast 係指定一、二名位置的 Quinella。)
60年代後期或70年代初當馬會轉職業賽馬前後:
最低投注金額升為$10,
並已除消 Forecast,因為當時馬匹數量激增,一場六匹馬出賽已成歷史!
之後的,請瀏覽馬會網頁。
至於外圍投注:
粵語殘片亦常有介詔,
當時逢星期六早上,都有外圍佬上去各寫字樓、公司及工廠收紙仔;
無須馬上付款、可欠帳、並以九折找數給外圍佬!
原帖由 luckyrat 於 26-4-2009 06:43 發表 戰後初期,只有Win、Place 投注,每票之最低投注金額不詳。至50年代中後期,肯定是$5 一票。 大約50年代後期或60年初,才有 Quinella 投注。但當一埸馬只有六匹或以下出賽馬匹,則以 Fo ...
forecast=二重彩?
三重彩仍然存在,
四重彩是不是曾經存在過?
Yes,Forecast & Quinella = 二重彩;
但 Forecast 係要指定那匹馬跑第一名,那匹馬跑第二名。
四重彩始於 70年代尾或 80年代初,馬會在沙田賽馬日指定一至兩場以作投注;但推出不夠十年已經除消!
原帖由 luckyrat 於 27-4-2009 05:14 發表 Yes,Forecast & Quinella = 二重彩;但 Forecast 係要指定那匹馬跑第一名,那匹馬跑第二名。 四重彩始於 70年代尾或 80年代初,馬會在沙田賽馬日指定一至兩場以作投注;但推出不夠十年已經除 ...
第五場.
其實馬會可以考慮開番丫,
好味過Q,又易中過三重彩,
實張捧場客。
歡迎光臨 經典日本特撮●動畫●卡通回憶 (http://oldcake.net/)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