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伊直政
「生死之事大 ,無常也迅速。」(生死の事大 無常は迅速なり)
朱漆塗桶側胴丸具足

井伊直政小傳
井伊直政,德川家四天王之一,統領日本戰國時期有名的「赤備」軍。
所謂赤備,即全身上下連武器清一式以紅為主調。戰國時期武田家的飯富虎昌沿襲古代之真田氏、後北條氏傳統,編組赤備軍,配合武田家的騎兵,使「赤備」幾乎成為該時代「騎兵突擊隊」的代名詞。
公元1582年3月11日,織田信長與盟友德川家康聯軍入侵甲斐,武田勝賴兵敗自知不敵,舉家在天目山自殺。同年6月2日,織田信長手下大將、四大軍團長之一明智光秀突然叛變,信長死於本能寺,於是德川家康乘亂佔有甲斐之地,並收編武田氏赤備軍。在商議由何人出任赤備軍統領時,德川家眾人都看好四天王之一的榊原康政,但在四天王首席酒井忠次協調下,最後由剛元服(行成人禮)、年僅二十二歲井伊直政出任,為數四千人的「井伊赤備隊」由此誕生。
信長死後,織田家四大軍團長之一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被天皇賜「豐臣」姓前之名),當時正受命遠征中國(京都以西近九州一帶)的毛利家,聞訊後急速回軍,以十天時間趕回京都,史稱「中國大撤退」,並在山崎會戰中打敗明智光秀,織田家在外征戰的各軍團長此時才如夢初醒,織田家立即分裂,但最後仍為羽柴秀吉一一擊破及收服。
就在秀吉統合織田各部後,信長的兩個兒子織田信孝及織田信雄分別向秀吉及家康靠攏,兩軍終於在公元1584年的3月28日在尾張小牧會戰,此戰是井伊赤備隊的第一戰。結果井伊赤備隊擊殺秀吉軍的先鋒大將池田恆興,並擊退瀧川一益及九鬼嘉隆,井伊直政由是聲名大增,被時人稱為「赤鬼」、「赤夜叉」。
在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覬覦天下,挑起戰國時期最大規模的戰事 -
關原合戰。此戰東西兩軍,分別由各地大名組成,東軍以德川家為首,西軍則以豐臣家的大臣石田三成為首。由於家康四子松平忠吉(德川家康本姓松平)搶先自行攻擊西軍,其岳父井伊直政也跟隨進攻,擊殺島津家的島津豐久,但自己也身中兩槍。
關原合戰以東軍勝利告終,在德川家康如日中天之際,公元1602年2月1日,井伊直政因槍傷復發而死,才不過四十二歲。
井伊直政雖然是德川家中的後起之秀,但是被封食祿之地最多,可見其地位。其人能文能武,德川家康評之為「沉默少言,心平穩重」。井伊直政曾多次以外交使節身分周旋各地,後世史家也指出德川家中勇武數本多忠勝及榊原康政,韜略外交數本多正信,但能二者兼備,只有井伊直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