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香港50樣經典小食

香港50樣經典小食

經典中經典 - 辣魚蛋


據02年8月8日《蘋果日報》報道,香港人每日吃掉55公噸,約375萬粒魚蛋,是學生最喜愛零食的第一位,足見魚蛋的地位。
街邊篤魚蛋是五六十年代產物。當時街邊麵檔價廉,為減成本,便用潮州白魚蛋的下欄,或不太新鮮的魚肉,溝勻再以油炸熟做 不料大受歡迎,成為香港街頭小食的台柱。

基本上,街邊魚蛋檔都是從批發取貨,味道大同小異,要出奇制勝就要靠個汁。好似勁多學生幫襯的「津味」,其辣汁辣得過癮。原來,辣醬乃津味自製,混入咖喱粉,辣得來夠香。而且這 人氣旺,經常大排長龍,魚蛋去貨快,不會浸到無晒味,食落鮮味又彈牙,難怪每天可銷出15,000粒魚蛋,銷量驚人。

02絕版瓦砵 - 砵仔糕

砵仔糕本來是用瓦砵頭盛載,近年早已絕跡。
在深水 找到這檔碩果僅存的瓦砵頭砵仔糕。老闆黃生說砵仔糕是四邑地道街頭小食,酬神祭祖也必備此糕點。
生隆特別自台山運來砵仔做糕。缽頭的的骰骰,直徑只有兩吋,容量小,受火力便均勻,不似大碗因火力不均造成邊硬中間軟的現象。而且瓦砵煮得愈多愈吸味,用舊瓦砵煮來的糕,會特別香些。砵仔糕一啖一個,香滑彈牙,有米香,老闆黃生說他們每天閒閒 日賣出2,000個。

03日賣500底 - 雞蛋仔

五十年代雞蛋仔已經出現。當年小販都用炭爐,手持兩塊重重的生鐵,夾 蛋漿燒。近年的雞蛋仔已轉用石油氣爐,鐵夾也輕了。
「勁辣派甜甜掌門」每日賣出近五百底雞蛋仔,銷量驚人。其雞蛋仔是真材實料落足雞蛋(日用20隻蛋),蛋香十足,焗起的雞蛋仔立刻放風扇前風乾,令外殼脆口鬆化,蛋仍然保持柔軟。這店標明無色素,只見蛋色淡黃,鮮黃得刺眼的必屬加色之作,小心!

04明星至愛 - 魚肉燒賣王

絕對有理由相信魚肉燒賣的受歡迎程度遠高於正印蟹皇燒賣。
潮興雖然只是向供應商取貨,但老闆說蒸燒賣的火候很緊要。「蒸5分鐘就 好,耐 會太腍,仲每日分幾輪咁出,咁就唔會有倒汗水整腍 燒賣。」潮興的燒賣入口非常彈牙,豉油汁非常香甜,原來是特別用三四隻豉油溝成的。「好多明星都幫襯我 。好似林峰每次都買幾盒,陳慧琳 親都起碼食兩串,仲要勁加豉油添。」

05臭名遠播 - 臭豆腐

本來是浙江紹興的傳統小食,在上海一帶處處可見。臭豆腐之所以奇臭無比,全靠把厚豆腐連「臭滷」(發酵液)及水分,放入密不透氣的容器內發酵而成。

街頭好味的臭豆腐已幾乎絕跡,要試的話得去旺角美味食店。這 的臭豆腐很不錯,臭味夠,外面極脆,內 軟綿,難怪蔡瀾、譚詠麟都是捧場客。

06廉價富豪 - 碗仔翅

碗仔翅雖不是真魚翅,但起源卻真的來自魚翅。四五十年代在廟街榕樹頭一帶,街邊檔用俗稱「倒餿水」,即酒家食剩的翅頭翅尾,開豆粉水、落味精、豉油等去賣。今日的碗仔翅當然已由鋪頭自己煲自己調校,沒有魚翅,卻有粉絲。

現時許多碗仔翅入了鋪,呂仔記做的湯芡很薄,不會起粉糰,入口滑膩,湯味鮮,重要是味精下得較少,食完不會渴足一天。

另外呂仔記生菜魚肉的魚肉標榜沒有增加彈牙口感的化學物質,咬落的確不甚彈牙,但魚鮮味夠,魚肉真實感百分百。

很多人都愛把碗仔翅和魚肉兩溝,最終成為街頭小食經典配搭。



07三點三 - 菠蘿包

菠蘿包因有塊凹凹凸凸似菠蘿的脆皮而命名,由細路食到而家,是香港人至愛的麵包。

正的菠蘿包脆皮要脆,包要夠香和鬆軟。樂園就特別做得出色,用糖、雞蛋、牛油、麵粉做成的脆皮,香脆鬆化;包身香味夠,是雞蛋足和加入豬油的效果,包粉筋性夠,非常鬆軟。

樂園在灣仔已有十二年歷史,是不少打工仔「三點三」的蛇竇。樂園的菠蘿包除是香港旅遊協會飲食指南所推介外,明星如鍾鎮濤、許冠文都是捧場客。




08爽甜 - 豬皮蘿蔔

豬皮蘿蔔是五十年代街頭哪喳麵的傳統 。五十年代香港經濟未起飛,哪喳麵一毫子有交易,又平又飽肚,大受工廠妹歡迎。

正的豬皮蘿蔔是不會浸得太腍,豬皮爽口,蘿蔔鮮嫩。靚靚的豬皮軟硬適中,彈牙爽脆。蘿蔔嫩口唔起渣,清爽清甜,配合其秘製麻辣醬更惹味。



 

09港式甜薄餅 - 糖 餅

在香港至少有八十年歷史,它之所以叫糖 餅,因夾在薄餅的糖 有如一段段 白,是幾十年前小孩子的平價零食。

糖 要由經驗豐富的師傅才做得好。做法是將麥芽糖加熱融化,以棍棒持續拉扯,令它由金黃色逐漸轉成白色,當糖 拉至條狀時就以剪刀剪成一段段,冷卻後的糖 就會變成脆身。

黃大仙的甜絲絲懷舊美食店的糖 餅入口脆卜卜而唔黐牙。薄餅日日新鮮做,又薄又軟,加上糖 和椰絲花生食,能重拾童年回憶。



10鬆化香甜 - 蛋撻

蛋撻陪住我們幾十年,相信好多人小時候都梳過「蛋撻頭」髮型,可知幾深入民心。

檀島蛋撻已有四十幾年歷史,由當年每個三毫子個賣到今日的$4個。檀島的蛋撻有128層酥皮,比普通的100層多,咬落果然特別鬆化香酥。蛋漿蛋味夠,又滑膩,最得人心是甜度適中。

11失傳手製 - 芝麻卷

又名「菲林卷」,是七八十年代在各大茶樓紅極一時的壓軸甜品,近年已買少見少。現在有都是工場大量生產的貨色。
真知味的芝麻卷一直堅持以人手做,芝麻也是自己炒。芝麻卷有
7個圈,每一圈也很平均,證明師傅每次倒「芝麻汁」入長形糕盒內,力度、分量也很平均。咬了一口,口感很爽,芝麻味很香濃,甜一點更佳。

12香甜暖胃 - 煨番薯

從前中國村人常把番薯放入灶內,用剛熄滅的柴火灰爐將番薯煨熟。香港四五十年代街邊煨番薯亦是以柴火放在大圓鐵桶內煨,其後才用火力較持久的炭取代。
像位於旺角的陳婆婆煨番薯檔,一年四季也見其

影。平時專賣黃番薯,冬天便加賣當造的紫心番薯。
揀番薯要墜手大條、皮越皺代表煨得熟,太脹則煨得未透,若皮滲出黑糖,即糖分夠多一定美。

13貧窮產物 - 豬油渣麵

豬油渣即是以肥豬膏炸出豬油後剩下的渣,以前的人捨不得丟便用作煮麵,是貧窮年代的產物。
英記的油渣有肥有瘦,再加入冬菇;湯底以豬骨熬三個鐘,加上英姐自打的麵條,即使經長時間泡浸仍有嚼頭。不過,湯底味精仍重。英記營業時間是晚九朝三,夜市很旺場。

 
14名人捧場 - 沙翁

沙翁是很多人小時候的早餐之一。泰昌的沙翁外脆內軟,掰開會見

面有很多氣泡,難怪鬆軟如棉。老闆歐陽先生說秘訣是用滾水搓粉,炸時麵粉自會鬆開,口感便軟熟。
泰昌每天下午一時開始便不斷出爐,很新鮮,捧場客有周潤發、成龍、關之琳。


15極濃 - 熱蔗汁

三四十年前,街頭熱食之一是熱蔗。在冬日街頭,則一人一杯熱蔗汁,暖在心頭。
公利做蔗汁已經有
54年,連政務司司長曾蔭權都是飲其蔗汁飲大。公利的蔗汁很濃郁,有蔗的天然香味,秘訣是要先煮蔗後搾汁。
「前一晚已經要煮熟

蔗,咁樣



甜味先出。攤凍後第二朝先可以搾。搾要隔渣再煲熱。出面有

會將蔗浸糖水,咁甜味咪假

16冬天必食 - 炒栗子

炒栗子本是天津的街頭小食,五六十年代許多北方人南來香港,炒栗子便傳到香港來。
今時今日的炒栗子已慢慢被機器取替。難得旺角
JPC(日本信用財務)門口鄭生兩公婆仍以人手炒栗子,炒足40年。


手炒栗子的好處是較鬆化,不是滾筒炒栗子般的乾身死實。鄭生說炒栗子要不時抖氣吹風,讓殼內熱氣散去,然後再下鑊炒才甘香鬆化。另一竅門是炒栗子時加入砂糖,有糖作保護膜,栗子便不爆口。用的栗子是青島出品,品種較佳,集香、鬆、粉、甜於一身。

17暖笠笠 - 熱粟米

熱粟米差不多是冬天的指定小食。粟米最佳做法是蒸,用蒸氣把粟米蒸熟,粟米的水分和營養便不致流失。現代人貪快,很多以烚代蒸,甚至把粟米斬成小碌。


在旺角尚有一個老伯堅持用大竹籮盛粟米,下面以石油氣爐燒

,以熱蒸氣蒸粟米,遠處看去一片煙霧瀰漫。粟米全部和

綠衣躺

,一看便知是新鮮貨色。粟米入口很甜、勁juicy。

18賭仔至愛 - 馬仔

香港六十年代賭馬已大盛,馬迷流行一句「食馬仔,贏馬仔」的意頭口號,馬仔更成普羅大眾的至愛零食之一。其實馬仔叫「薩其馬」,本是喇嘛點心,在清朝時傳入中國。起初馬仔常見於北京的點心鋪,後來才漸漸傳到廣州及香港。
在深水

開業卅年的吳茂記以馬仔出名。馬仔製作不離雞蛋、糖調麵粉搓成糊狀,用漏勺架在油鍋上,將麵糊炸成粉條,然後放在模子中以糖漿黏壓成型。吳茂記的馬仔入口鬆化,有蛋香、糖香和奶香,原來是加入牛奶之故,難怪零舍好味。

19用靚土魷 - 咖喱魷魚

童年時吃咖喱魷魚會到涼茶鋪。
多年不見,多得蘇施黃在電台節目內唱好「泉昌」,才能重拾咖喱魷魚的美味回憶。
何生父子兩代共賣了卅六年咖喱魷魚,煮魷魚功夫到家。這

的魷魚咖喱辣度適中,香味濃郁,最突出是魷魚仍保持

土魷鮮味,不似其他店浸發過久的魷魚,味道全失。
原來何生取大土魷自己浸發,絕不會落令魷魚爽脆的硼砂,浸時不怕被搶走鮮味,與其他店

貨的質素自然有分別。

20清香軟滑 - 香蕉糕

小時家窮,吃不起矜貴的燕窩糕、雲片糕,只好吃香蕉糕。記得廿年前旺角花園街水靜鵝飛時期奇趣已有得賣,一大盆香蕉糕擺在門前,足足二三百件,一個早上已賣光。廿年後奇趣始終如一,香蕉糕依然大大盆不愁賣,老闆兼師傅的張生親力親為,用熟糯米粉、糖水和香蕉油,一搓即成,秘訣是用暖的糖水令糕身又軟又糯,放一天半天仍可不硬身。香蕉糕的確軟熟香甜,淡淡香蕉油味不搶。


21鹹甜有致 - 麥芽糖夾餅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貧窮小孩的家庭零食是用筷子往手掌般大的小瓦缸挑一圈麥芽糖,夾

兩塊餅乾來吃。
 
22睇戲前必掃 - 鹵味

童年時看電影,入場前必掃一兩串。做法是將生腸、魷魚、雞腎、雞腳等烚熟,染上紅色素,切起串好就賣。沒秘訣沒難度,好或壞取決於新鮮。




23永不過時老餅 - 老婆餅

清末年間有個種冬瓜的農夫,因旱災失收而把妻子賣給大戶人家。他用賣老婆換來的錢做生意。並鑽研出以冬瓜茸做餅餡。命名為老婆餅。

24白粥最佳配搭 - 油炸鬼

油炸鬼可追溯至中國宋朝,民間痛恨秦檜害死岳飛,故取下油鍋落地獄炸之的意義,由於忌諱「檜」字,便以同音「鬼」字代替。而油炸鬼多以兩油條並列,意謂秦檜夫妻二人。


25煙韌軟熟 - 糖不甩

糖不甩,顧名思義就是黏

糖不會甩掉的東西。跟湯圓一樣,有甜蜜的意思,從前大多在過冬、團年才吃。現在有些糖水店都有糖不甩供應,卻做不到鬆軟香糯的要求,很多時還一粒粒全黏在一起,難分難解。
26奶味香濃 - 富豪軟雪糕

孩童時最愛聽到「叮叮叮鈴」的雪糕車聲,一聽便知有雪糕食。富豪軟雪糕
33年來都只供應雲呢

單一味道。


 
27改良版 - 狗仔粉

狗仔粉是六七十年代的街頭小食。當時經濟環境差,順德人以熱水開粘米粉搓成條狀的「粉」來填肚。由於粉條尖頭尖尾,像唐狗尾巴,故稱為「狗仔粉」。
 
28日日新鮮即製 - 花生糖

花生糖原是潮州的民間小食。後來超市及士多出現已包裝的花生糖,漸漸便取代了這種街頭小食。


29高檔下午茶 - 西多士

時光倒流五十年,吃西多都是件高尚的事。「

陣時

酒店大餐廳先有西多,後來做法流傳出

,茶檔先開始跟住做,不過價錢較貴。」蘭芳園老闆林生說。



1952年鐵皮檔開始,蘭芳園兩款都有得食,但以前者較出名。咖

醬特別千挑萬選才選到現用的「蛋柳醬」,蘸麵包的蛋汁也用美國蛋和中國蛋溝成,取前者夠色後者夠味。用的麵包是九龍城老餅店鳳香園的貨色。
30戰時小食 - 炸兩

廣州於
1940年淪陷,在廣州泮塘鄉有家小茶居名「嚼荷仙館」,點心師傅為應付當時的物資短缺,便想出讓食客花最少錢,但同時可吃到腸粉及油炸鬼兩款美食,創造了炸。


31碩果僅存 - 砂糖夾餅

這種在平底鑊形鍋中煎的夾餅,據說是源自馬來西亞,五六十年代曾經盛極一時。可是這種懷舊小食近十年已銷聲匿跡,現在只有在維園遇到這個不定時出沒的老伯,才有機緣享口福。


32食腍唔食脆 - 五香熟花生

幾十年前的人愛吃五香烚花生多過脆口的花生。


33香甜鬆化 - 皮蛋酥

皮蛋酥以皮蛋做餡,在嫁女餅中蛋象徵新婚娘子能開枝散葉。由於孕婦多吃酸薑皮蛋,故最初皮蛋酥是以蓮蓉包

酸薑和皮蛋的。

34滑不溜口 - 豆腐花

有一千年歷史的豆腐花很可能是中國最古老的甜品之一。由從前用籮吊

嗌賣,到後來有豆品廠自己製造,再發展到涼茶鋪、糖水鋪都有得食。
香 - 煨魷魚

最懷念從前在戲院門口的煨魷魚檔,香味隔條街都聞到。從前還是用炭爐煨,帶魷魚香之餘還有朕原始的炭燒味。


36傳統新派兼備 - 大菜糕

四五十年代,沒有楊枝甘露、芒果布甸的時候,大菜糕是最平民化的甜品,屋

士多一定買到。當時的大菜糕是雞蛋形狀,以雙手拿

雞蛋殼蓋住大菜糕液體,再雪凍而成,衛生程度欠佳。現在也找不到了。
 
37真人show - 龍鬚糖

原名銀絲糖,傳說是宋代皇帝喜愛吃的其中一款甜點。因為龍代表皇帝,而糖表面又有一層層似龍鬚鬢的糖絲,所以亦有龍鬚糖的稱號。


38白淨版鬆糕 - 白糖糕

話說明朝時順德倫教有個小販姓梁,蒸鬆糕時失手,粉質下墜,鬆糕不鬆。但人人皆食後都覺清爽膩滑,結果很快售罄。梁將錯就錯改以白糖炮製,蒸出晶瑩潔白的「白糖倫教糕」,後稱白糖糕。


39女生必 - 棉花糖

在香港至少有半世紀歷史,早廿年前在戲院或遊樂場如荔園都輕易找到這些棉花糖,現在則甚少見。。

40娥姐打響名堂 - 粉果

粉果原本是順德鳳城的家常小點,後來因廣州西關的娥姐打進茶樓。娥姐本來是大良自梳女,到廣州打工期間,因其美貌姿色,深得西關之黃大少寵愛。1勁滑白雪雪 - 豬腸粉

因為似豬腸,光滑的卷狀腸粉便叫豬腸粉。早於
60年前,街邊豬腸粉已經十分流行作早點。
豬腸粉多是蒸熟而食,做得好的入口滑溜,帶

淡淡的米香。
42一千年歷史 - 蛋散

蛋散的散字正寫為「餚」,此字在一千年前的中國便有,證明歷史源遠流長。

 
43吹水必吃 - 客家茶果

茶果的誕生是由於客家人喜歡聚在一起閒話家常,但嫌品茗太過單調,於是以糯米粉製作成鹹甜糕點,邊吃邊談。

44中山特產 - 杏仁餅

源於中山的杏仁餅已有百年歷史。傳統的杏仁餅大多是有「肉心」的,即外層有綠豆溝杏仁碎,內層則有甜甜又油膩的肥豬膏,現在「肉心餡」已很少見,多改以芝麻、花生等餡料代替。


雖沒有餡料,但明顯落重了花生和杏仁,吃完滿口都有杏仁餅的香味。

45橋底尋 - 鹽焗鵪鶉蛋

鹽焗鵪鶉蛋也是冬日的街邊小吃,有些更伴

炒栗子同賣。栗子華在鵝頸橋底一擺已經十多年。每到傍晚時分,行過的人總會禁不住其車上傳來的香味而幫襯。

淡淡鹽香。


46港式窩夫 - 格仔餅

看來沒啥難度,做得鬆軟、香甜原來也有幾番功夫。「甜甜勁辣派」的格仔餅即叫即整,咬下去有點吃蛋糕的感覺,每一口都充滿濃郁的蛋香。


47脆皮多汁 - 豬大腸

豬大腸是著名的客家菜,因三四十年代客家人很窮,便把動物的內臟也炮製成美食。

有汁又嫩。

48超彈牙 - 煎釀三寶

「煎釀三寶」通常是在魚肉釀茄子、尖椒、圓椒或豆腐中任選三種。一般人以為魚肉愈多愈好,其實做得好吃也講比例,一分魚肉三分菜的比例口感便最佳。魚肉以要手打、入口彈牙為之正。

49   80年代經典 - 齋滷味

數十年前,人們把齋滷味當小食,行過幾蚊幾毫的即買即食。


50鹹濕佳品 - 酸木瓜

酸木瓜是香港四五十年代非常普通的「口立濕」,在街邊的推車仔檔可以買到。

老香港的酸木瓜全部自家以白醋和白糖醃的,賣過兩日的就棄掉。

TOP

重有:-

 

上環檸檬王的甘草檸檬....好正....不過街外好多冒牌貨,標榜自己系上環檸檬王...其實系流野,尤其van仔個檔...

上環陳意齋的蝦子扎蹄....差不多絕跡的美食....

TOP

有好多都有食過架...

真係好懷念...

不過我有三種未食過...

狗仔粉...豬油渣面...糖餅...

有d食品而家都仲有架...

特攝之家重開了!!!
歡迎各位參觀: 特攝之家

TOP

狗仔粉即系銀針粉...茶樓有得賣....不過多數系炒.....它令我想起新精武門,星仔跟阿B在茶樓推車仔賣點心...

豬油渣小時侯食得多....舊日不興植物油,主婦會去街市豬肉檔買豬油膏回家放入燒紅的鑊來炸豬油自用,那些炸乾油的豬膏就是豬油渣...

 

重有一樣現在無咩人敢食的美食:-

豬油加鮮雞蛋撈熱白飯再落豉油....不過條件是豬油要固體,白飯要熱騰騰,雞蛋要新鮮,豉油要頭抽....食到吾停得口....

TOP

五+樣之中. 好似看不見糖葱餅及叮糖. 這兩亦是經典.

 

 

TOP

引用:
原帖由 fivefive55 於 4-6-2008 16:50 發表 狗仔粉即系銀針粉...茶樓有得賣....不過多數系炒.....它令我想起新精武門,星仔跟阿B在茶樓推車仔賣點心... 豬油渣小時侯食得多....舊日不興植物油,主婦會去街市豬肉檔買豬油膏回家放入燒紅的鑊來炸豬油自用,那 ...

咦...原來狗仔粉就係銀針粉呀???

咁我都有食過...

我記得豬油渣有時食茶果湯既時候都見到有咁既料架喎...

特攝之家重開了!!!
歡迎各位參觀: 特攝之家

TOP

銀針粉是粘米炒加水搓出一條條兩頭尖的細粉條,放落熱水煮熟,再過冷河.....

以前貧苦大眾家褢都有點粘米粉,細路有不肯食飯,主婦就隨手拿起粘米粉開水成粉糊,再放入熱湯,煮成狗仔粉,後來麵廠把它改良成銀針粉

TOP

引用:
原帖由 fivefive55 於 4-6-2008 23:01 發表 銀針粉是粘米炒加水搓出一條條兩頭尖的細粉條,放落熱水煮熟,再過冷河..... 以前貧苦大眾家褢都有點粘米粉,細路有不肯食飯,主婦就隨手拿起粘米粉開水成粉糊,再放入熱湯,煮成狗仔粉,後來麵廠把它改良成銀針粉
   Wwhich one you like the best ?

 

TOP

 哇哇哇!!!正呀!! 至愛咖哩魚蛋....唔....和味!!!!

不過而家d魚蛋冇咁好味囉....

仲記得果時兩毫子三粒,零用錢得五毫,最多只買到兩串,辣到跳舞,都要食!!!!

夾餅又係正嘢!!!不過我鍾意果隻係冇格仔面,有荳沙同老椰絲兩種,一樣咁好味!!!

狗仔粉我阿婆成日煮,佢用粥做底,所以叫做狗仔粥,仲要加好多豬油渣!!!

 

TOP

引用:
原帖由 FF65535 於 7-6-2008 10:49 發表  哇哇哇!!!正呀!! 至愛咖哩魚蛋....唔....和味!!!! 不過而家d魚蛋冇咁好味囉.... 仲記得果時兩毫子三粒,零用錢得五毫,最多只買到兩串,辣到跳舞,都要食!!!! 夾餅又係正嘢!!!不過我鍾意果隻係冇 ...
以前街頭小吃, 幾粒臣有交易. 而家$10都吃唔到兩串嘢.

TOP

引用:
原帖由 kkeeleung 於 7-6-2008 11:38 發表 以前街頭小吃, 幾粒臣有交易. 而家$10都吃唔到兩串.

 

 

而家d野又貴,又無以前咁好食.

TOP

唔........好味!

 

TOP

引用:
原帖由 assemby 於 8-6-2008 12:18 發表  
You make me hungary too..i am looking for food now..

TOP

我係未過狗仔粉,, 其它全部食過哂,, 唔知邊度有得吃呢... 請高人指點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FF65535 於 7-6-2008 10:49 發表  哇哇哇!!!正呀!! 至愛咖哩魚蛋....唔....和味!!!! 不過而家d魚蛋冇咁好味囉.... 仲記得果時兩毫子三粒,零用錢得五毫,最多只買到兩串,辣到跳舞,都要食!!!! 夾餅又係正嘢!!!不過我鍾意果隻係冇 ...

 

 

我想整狗仔粉比我老公食呀 佢成日提架, 話細路仔時係CHAI WAN 屋村有得吃, 佢成日提, 但我見都未見過, 唔知點整哦~~

 

我老公6月24生日想整比佢食等佢開心一下.. 請問可否教下我呢..係邊度有材料買到呢...

 

但.....係咪有狗肉成份架.....

TOP

引用:
原帖由 mayming 於 11-6-2008 01:53 發表     我想整狗仔粉比我老公食呀 佢成日提架, 話細路仔時係CHAI WAN 屋村有得吃, 佢成日提, 但我見都未見過, 唔知點整哦~~   我老公6月24生日想整比佢食等佢開心一下.. 請問可否教下我呢 ...

 

 

你好!    我都煮過,不過唔知真正做法是什樣,

 

材料: 冬菜.蝦米.豬肉.銀針粉.

 

做法: 冬菜.蝦米.用水浸一陣.豬肉切粒.然後用油炒香,跟住加水,水沸後落埋d銀針粉一齊煲,時間自己調,因為有d人鍾意似糊仔咁.

 

有d人鍾意多d湯.

 

 

希望可以幫到你.

 

 

 

 

TOP

引用:
原帖由 mayming 於 11-6-2008 01:53 發表     我想整狗仔粉比我老公食呀 佢成日提架, 話細路仔時係CHAI WAN 屋村有得吃, 佢成日提, 但我見都未見過, 唔知點整哦~~   我老公6月24生日想整比佢食等佢開心一下.. 請問可否教下我呢 ...

哈哈!! 我細個果陣就係住柴灣!!0係27座對出(而家環翠村斜路)有個阿婆賣0既(3毫一碗)!!不過佢果d豬油渣好少....最多得2.3舊,細細舊......

TOP

引用:
原帖由 Josah 於 11-6-2008 02:39 發表     你好!    我都煮過,不過唔知真正做法是什樣,   材料: 冬菜.蝦米.豬肉.銀針粉.   做法: 冬菜.蝦米.用水浸一陣.豬肉切粒.然後用油炒香,跟住加水,水沸後落埋d銀針 ...

正呀!放湯記住加冬菜.

炒都得ga!

TOP

引用:
原帖由 FF65535 於 11-6-2008 11:05 發表 哈哈!! 我細個果陣就係住柴灣!!0係27座對出(而家環翠村斜路)有個阿婆賣0既(3毫一碗)!!不過佢果d豬油渣好少....最多得2.3舊,細細舊......
Brother:   did you spent a lot of pocket money to buy snacks at that time ?

 

 

TOP

How about 菲琳卷 ? anyone tried that before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