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一起走過牛池灣 鑽石山 彩虹 坪石 的日子

引用:
原帖由 廣東蠻子 於 29-6-2014 14:03 發表  我都好耐冇返去喇,我記得幾年前重有,喺牛池灣邨入面。  


TOP

引用:
原帖由 廣東蠻子29-6-2014 14:16 發表 順便講多句 除左牛池灣消防局之外,牛池灣鄉公所都冇拆到,都應該算歷史建築喇。 想當年牛池灣鄉公所有米賣,重有生油呀、罐頭呀之類。好多師奶去買。我屋企就久唔久去買生油,因為平D。要自己帶玻璃樽去買 ...
廣東蠻子兄你好! 牛池灣消防局算起來差不多有五十年歷史。我家在那裏過了十幾個年頭。
牛池灣算是個古蹟了,在未有彩雲邨時,那處算是市區邊皮。
散裝油的日子在八十年代中已不復見。自從牛池灣地鐡興建後,牛池灣已完全不同,但至今仍有舊茶居,理髪店。。。新重見的村內仍保留舊區風貌。
 還有威豪花園路囗的車房及士多,三十多年後仍未被遷走。
牛池灣街市重建市政中心人後,好多攤檔仍經營至今,年輕伙子已成中年老漢。



TOP

引用:
原帖由 廣東蠻子29-6-2014 10:53 發表 果區係我成長嘅地方,我住坪石住左廿幾三十年,到九幾年搬走左。我細個果時讀坪石天主教小學,未升中學之前嘅活動範圍都係呢區(因為唔使搭車,行路都去到),即是坪石、彩虹、牛池灣、鑽石山果頭啦。我 ...

嚴格來講,彩虹站應叫牛池灣站,因為個站係喺牛池灣地底。命名彩虹,只為個名較優雅而矣。
當年我的活動範圍示同廣東蠻子兄一樣。只要乘車穿過彩虹道或太子道天橋,便算出街了。

坪石邨亦留過不少足跡。藍石樓樓下的遊樂場盡攬兒時休憇玩意,石山洞、sir滑梯、鞦韆、攀登架、乒乓球枱、搖搖板,盥盥轉和搖木馬,應有盡有。

還記得邨內的其他舖頭嗎?陳勝記士多,幸運麵包、啟文書局、百年照相和金華餐廳嗎?


TOP

中秋節在當年真係好大件事,有無試過在井形天井的欄杆點沒蠟燭的情景?
成邨𡃁仔煲蠟,火光熊熊。
當然,小朋友點燈籠賞月才是主菜。

TOP

引用:
原帖由 kkeeleung 於 30-6-2014 23:21 發表 廣東蠻子兄你好! 牛池灣消防局算起來差不多有五十年歷史。我家在那裏過了十幾個年頭。牛池灣算是個古蹟了,在未有彩雲邨時,那處算是市區邊皮。散裝油的日子在八十年代中已不復見。自從牛池灣地鐡興建後 ...

 

kkeeleung兄你好﹗多謝你發表呢個題目 ,勾起好多回憶﹗

 

牛池灣真係有D似一個世外桃園,依家重有鉄皮屋,好可能會係九龍區最後一個寮屋區。我重記得過農歴新年嘅時候果度特別有氣氛,一路掃過去嘅上元嶺、下元嶺、大磡村都係。重有以前雙十節時,掛滿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旗海一片去到新蒲岡黃大仙。

TOP

引用:
原帖由 kkeeleung 於 30-6-2014 23:21 發表 廣東蠻子兄你好! 牛池灣消防局算起來差不多有五十年歷史。我家在那裏過了十幾個年頭。牛池灣算是個古蹟了,在未有彩雲邨時,那處算是市區邊皮。散裝油的日子在八十年代中已不復見。自從牛池灣地鐡興建後 ...

 

 係呀﹗威豪花園路囗的車房及士多仍然有當年風貌

TOP

引用:
原帖由 廣東蠻子 於 1-7-2014 01:06 發表   係呀﹗威豪花園路囗的車房及士多仍然有當年風貌

好多時係嗰邊做嘢,都會幫襯佢.

TOP

引用:
原帖由 kkeeleung 於 30-6-2014 23:48 發表 嚴格來講,彩虹站應叫牛池灣站,因為個站係喺牛池灣地底。命名彩虹,只為個名較優雅而矣。當年我的活動範圍示同廣東蠻子兄一樣。只要乘車穿過彩虹道或太子道天橋,便算出街了。坪石邨亦留過不少足跡。藍 ...

 

記得記得,文具店有良友同啟文,新金菊燒臘,聯盛士多,金華餐室,文華理髮,富華粥店.......

 

籃石樓公園一到星期曰一定人頭湧湧,中秋節更加多人﹗煲蠟啦、玩燈籠啦、擺蠟燭陣啦、乜都燒一餐....

TOP

引用:
原帖由 kkeeleung 於 1-7-2014 00:18 發表 中秋節在當年真係好大件事,有無試過在井形天井的欄杆點沒蠟燭的情景?成邨𡃁仔煲蠟,火光熊熊。當然,小朋友點燈籠賞月才是主菜。

 

“井形天井的欄杆點蠟燭”呢個場景係重中之重﹗

 

以前無乜錢買蠟燭玩,所以通常都係喺“迎月”果晚攞D出黎“就住就住”咁玩,熱下身。到“賞月”果晚就個個去到盡,一個三十層高天井四面點滿蠟燭,加上一大班拿住燈籠嘅細路三五成群走黎走去,有D人重會用繩穿起一串串紙燈籠橫過天井中間....有時又有人玩龍吐珠煙花.....交織成一片火光﹗ 天上人間﹗

再夜D就個個掛住去剷蠟,留返“追月”果晚玩煲蠟。

TOP

引用:
原帖由 廣東蠻子 於 1-7-2014 01:03 發表  kkeeleung兄你好﹗多謝你發表呢個題目 ,勾起好多回憶﹗ 牛池灣真係有D似一個世外桃園,依家重有鉄皮屋,好可能會係九龍區最後一個寮屋區。我重記得過農歴新年嘅時候果度特別有氣氛, ...

牛池灣村內以前真係包羅萬有。我曽經在那處找外發暑期工。

小時候會從牛池灣村小路行上後山,山上有舊大石,可謂一個小景點。上山前會經過”金霞精舍”沿路仍留著不小金塔,真有些陰森。行二三十分鐘便到達,之後同家人去秋記或林記茶樓飲茶。再同媽買餸回家。街市內乾濕貨,文具雜貨、中西醫藥、麵包美食,一應俱全。

在七七年以前,真係休靜與繁華並重,到七八年左右起地鐵,便是翻天覆地的變遷。

行遠啲到鑽石山,有舊邵氏片場,多年前仲見到拍戲。

過條馬路,坪石邨口,在早午都有小市集,同樣乜都有。最記得係熟食檔,雞蛋仔,刨冰,棷汁豆䊢,最好吃的係嗰兩公婆的炒麵糯米飯。




TOP

引用:
原帖由 kkeeleung 於 1-7-2014 14:03 發表 牛池灣村內以前真係包羅萬有。我曽經在那處找外發暑期工。小時候會從牛池灣村小路行上後山,山上有舊大石,可謂一個小景點。上山前會經過”金霞精舍”沿路仍留著不小金塔,真有些陰森。行二三十分鐘便到達,之 ...

 

係呀,以前未起地鉄之前,坪石邨口有一大行小販,好多野食嘅﹗我有個小學同學屋企喺果度開檔,賣沙糖蛋餅

 

重有一兩檔街邊飛髮檔(榕書頭,即係依家地鐵坪石邨出口過少少果個位,牛池灣對面),有公仔書睇㗎﹗我就幫襯老D果個阿伯,五毫子飛個髮。以前一張椅加一個皮喼架生箱,上面棟一塊鏡,就可以揾食﹗阿伯成曰著灰布衫,頭髮短而灰白,手指尾指甲留長左。剪之前阿伯會先用爽身粉幫我地沈下條頸同埋耳邊“的水位”。D粉好香...... 依家聞唔返果種味。我最後一次見到阿伯係九二至九三年左右,我果陣時出左黎做野冇耐。阿伯喺兩個地鉄口之間果個位開檔,重係果個皮箱同果塊鏡果套灰色衫。阿伯唔興開囗拉客,佢會用眼望你,等你行過去。果次我趕住去搭巴士,避開左阿伯嘅眼神。

 

阿伯係專業嘅﹗你可以話因為佢窮,佢冇得揀。我覺得唔係,以前要學一門手藝揾食係要跟師傅嘅,係一件認真嘅事﹗阿伯靠呢門手藝自立,對呢門佢用以立足社會嘅手藝有一份不可以用金錢衡量嘅專重,點會輕易丟低? 『我係老左,不過我重未退休,我手功夫重喺度﹗』我回憶之中永存住阿伯嘅背影,提住一個皮箱,獨行於石屎森林之間。

 

我有時都好後悔,我對阿伯太冷漠,—點不念感情,對佢唔住。傷感.....

 

TOP

啟文書局、百年照相和金華餐廳


見你地一講,D唔見左嘅記憶立即番晒黎!



中秋節在屋邨是大節日,井形天井的欄杆點蠟燭,絕對經典!

中秋節還會上天台同三唔識七小朋友玩。(我不是街坊)


幾年前在金華餐廳食過幾次飯,都〇K的。


砰石酒樓還在嗎?上次去已是七、八年前了。


有一年和諧/協調機來香港泊在藍石樓對出的停機坪,晚上有射燈照著,好型!


TOP

 

引用:
原帖由 CKCK 於 1-7-2014 16:15 發表 啟文書局、百年照相和金華餐廳見你地一講,D唔見左嘅記憶立即番晒黎!中秋節在屋邨是大節日,井形天井的欄杆點蠟燭,絕對經典!中秋節還會上天台同三唔識七小朋友玩。(我不是街坊)幾年前在金華餐廳食過幾次飯 ...

 

揾返套“花燈”郵票出黎應下景先 呢類燈籠好似唔多見喇

 

TOP

引用:
原帖由 CKCK 於 1-7-2014 16:15 發表 啟文書局、百年照相和金華餐廳見你地一講,D唔見左嘅記憶立即番晒黎!中秋節在屋邨是大節日,井形天井的欄杆點蠟燭,絕對經典!中秋節還會上天台同三唔識七小朋友玩。(我不是街坊)幾年前在金華餐廳食過幾次飯 ...
坪石酒家原址仍有酒樓,但已轉了經營者幾次。

TOP

中秋天井的欄杆點蠟燭簡直係經典嘅壯舉!我諗住過砰石嘅冇人唔記得。
至於食店,仲有一間叫富華粥麵。係童年宵夜常去嘅地方。另外砰石酒家應該係結業了。

引用:
原帖由 CKCK 於 1-7-2014 16:15 發表 啟文書局、百年照相和金華餐廳見你地一講,D唔見左嘅記憶立即番晒黎!中秋節在屋邨是大節日,井形天井的欄杆點蠟燭,絕對經典!中秋節還會上天台同三唔識七小朋友玩。(我不是街坊)幾年前在金華餐廳食過幾次飯 ...

TOP

引用:
原帖由 kidult 於 2-7-2014 02:21 發表 中秋天井的欄杆點蠟燭簡直係經典嘅壯舉!我諗住過砰石嘅冇人唔記得。至於食店,仲有一間叫富華粥麵。係童年宵夜常去嘅地方。另外砰石酒家應該係結業了。

 

kidult 兄,原來你都係坪石街坊

 

我記得富華當年係由一班老人家主持嘅,由樓面到收銀都係。

TOP

係啊!唔係阿叔就係阿伯。

引用:
原帖由 廣東蠻子 於 5-7-2014 16:28 發表  kidult 兄,原來你都係坪石街坊  我記得富華當年係由一班老人家主持嘅,由樓面到收銀都係。

TOP

我當年很多中學同學都住在坪石,有時見到佢哋長途拔涉咁過海來港島區返學都覺得佢哋辛苦

TOP

係啊。當年係興跨區返學,我識唔少要搭渡輪再轉巴士返學㗎。

引用:
原帖由 actionkamen 於 6-7-2014 15:59 發表 我當年很多中學同學都住在坪石,有時見到佢哋長途拔涉咁過海來港島區返學都覺得佢哋辛苦

TOP

1976年筲箕灣官中很多同學都住牛頭角。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