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從紅磡出發...台中范特喜(Fantasy)專區...再返紅磡!

引用:
原帖由 虎榮 於 23-3-2013 01:18 發表 美利堅近半年幫襯左好幾次! 山東燒雞及羊肉都好味, 份量又夠 ,   甜品我鐘意佢地個拔絲蘋果, 算有水準, 比好多老店或北京樓之類好好多, 雖然同正宗仍然有d距離!  我記得最正宗食的一次, 已經是80年代 ...
左敦某樓上鋪,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北京酒樓.拔絲也很好味,雖然有D黐牙.

TOP

引用:
原帖由 ar_woo 於 22-3-2013 00:14 發表 999兄出post一定支持!希望下次同你去試下個山東燒雞and/or鹿鳴春! 記得山東燒雞果碗汁有D蒜味,好香好正

好的ar_woo兄,下次可以一起去,甚至去好友所說的鼎豐樓

但999急不及待,之前跟友人再次光顧.

山東燒雞的確如眾餅友所說不錯吃,因以前吃過的,雞肉已燒得爛爛的.

賽螃蟹有點失望,略嫌不夠嫩滑,可能跟火候及油量有關.

糖醋魚塊覺得也是行貨,裹粉不薄

肉末燒餅不過不失

最後來個忘了名字,好像叫海陸空或龍虎鳳的羹湯,好像是魚豬雞絲的濃湯,濃稠料多,但就只是吃到各食材的味道,沒甚交集.沒啥特別.

 

此食館很多遊客、外國人光顧,去冬那次,在二樓超過半數都是洋人,而且很嘈吵.

TOP

引用:
原帖由 Kendama 於 23-3-2013 15:42 發表 咁應該係 北京酒樓;集團經營的北京樓賣的是港式北京填鴨,無論食材、做法及刀工跟北方烤鴨有所分別,個人較喜歡烤鴨 ... 靠山食山,靠海食海,就地正法是一向鼎承的宗旨 (也會有例外,如台北、上海、蘇州的日菜,北 ...

鼎泰豐也不是每項菜都是撚手,它的炸排骨、魚餃我就不敢恭維.反而海帶小菜我每次必點.

其實在台灣的鼎泰豐第一代是賣麻油雜貨的,因生意不好,才賣小籠包作幫補,結果賣出名堂

鼎泰豐第二亦差點結業,90年代業務如日方中,但傳人曾想過舉家移民結業,但後來作罷.

蘇杭是小籠發源,但沒產小麥的台灣當時亦未曾進口過"匪貨"區的大陸麵粉作原料,亦沒有大量的'河蟹'作原料,所以肯定的跟原地食材無關.

第一次去台北鼎泰豐是90年代,當時只僅此一家在信義路上,當年廚房在地鋪,還可看到師傅在餡弄餃.現在己設中央廚房,水準尚可保持.還記得當時有一個倒茶的侍應,提著一個比鵝頸還長的銅水壼替客人倒茶,每每壼口和杯口距離均有一呎以上,但加茶後桌面沒有濺出一滴茶水.我依稀記得他說他爸爸是潮州人.他離職後便後繼無人了!

有專訪報導,其品管、人事 、分工、極緻SOP加上秘製方式造就美味、成功的因素.

 

去鼎泰豐,我想有人是吃的是它的美味,有人吃的是它的成功.有的是吃它的故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Kendama 於 23-3-2013 14:57 發表 這幾片極品是北方刀工的特色,上海和香港的師父唔多覺會咁切 ...?
係,或者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999 於 23-3-2013 17:50 發表 鼎泰豐也不是每項菜都是撚手,它的炸排骨、魚餃我就不敢恭維.反而海帶小菜我每次必點. 其實在台灣的鼎泰豐第一代是賣麻油雜貨的,因生意不好,才賣小籠包作幫補,結果賣出名堂 鼎泰豐第二亦差點結業,90年代業務如日 ...

去鼎泰豐,吃她的小籠就好,下次路過會試埋海帶 ...
鼎記小籠科學化管理,自有她成功之道,豫園店仲逐隻小籠上磅秤;其實,為食鬼只在乎味道 ...

台胞鹵味店的海帶做得很好,陸胞則愛吃涼拌海帶,味道也是很好;港人好似唔多覺食海帶 ...?

鵝頸銅壼隔空倒茶,不少川菜館都有呢一招 ...

TOP

小弟係 上海人 兼夾喺 灣仔 大 所以細路年代老豆老母都間唔中帶我哋幾絛化骨龍去 美利堅 或叫外賣送上門 Kendama兄 話 美利堅 早期賣西餐小弟都係依家先知 淨係知道 美利堅 以前個地址係依家新舖斜對面唐樓地下,門口重有 拉姑 養命酒 廣告海報(依家係高樓大厦),隔離就係好出名好好食嘅 珍寳 747 快餐店(執咗九世啦 ).至於 999兄 同 Kendama兄 提到嘅 松竹樓 ,小弟又係唔知 旺角 有一間(香港人嘛 ), 禮頓道 嗰間都有去,又係好正宗好好食 不過唔知點解,一有啲老人家去世 小弟班親戚好鍾意嚟呢間搞解穢酒,所以去 禮頓道 松竹樓 ,十次有六次都係食解穢酒

TOP

引用:
原帖由 METALELVIS 於 24-3-2013 02:49 發表 小弟係 上海人 兼夾喺 灣仔 大 所以細路年代老豆老母都間唔中帶我哋幾絛化骨龍去 美利堅 或叫外賣送上門 Kendama兄 話 美利堅 早期賣西餐小弟都係依家先知 淨係知道 美利堅 以前個地址係依家新舖斜 ...

皮禮士兄 原來係阿拉
k 大部份的脂肪來自你老家的小籠、生煎、荳漿、油條
禮頓松竹樓是否今日的鳳城?90年代在附近上班,每週最少一次和同事在那裹食晏,算是飯堂之一
老一輩 "lou 鬆" 紅白宴會多設在四大,當中松竹樓相對大眾化,所以較多設白宴
以前四大食客講的都是北方語或帶地方口音的國語,感覺好特別、好親切 ...

上海幫可能會知道 禮頓道 70年代有間老正興 (或是洪長興),80年代初結業
學生年代幫襯過,覺得 d 三鮮湯面好正

青山道仲有間老正興
等 大情人999 回來,好想約埋 皮禮士 同 杏仁_woo,試下果度兩位既本幫菜

TOP

引用:
原帖由 METALELVIS 於 24-3-2013 02:49 發表 小弟係 上海人 兼夾喺 灣仔 大 所以細路年代老豆老母都間唔中帶我哋幾絛化骨龍去 美利堅 或叫外賣送上門 Kendama兄 話 美利堅 早期賣西餐小弟都係依家先知 淨係知道 美利堅 以前個地址係依家新舖斜 ...

常到禮頓道姐 o松竹樓

TOP

引用:
原帖由 Kendama 於 23-3-2013 14:47 發表   北京樓是在彌敦道近佐敦口,不是北京酒樓吧?旺角的松竹樓在九十年代結業,禮頓道好像在後期也出現過松竹樓?台北的外省菜很受台胞的熱捧,在台只捧台式小食和快炒,外省菜留番係外省食 ... 999兄 你早廿令三 ...

 

松竹樓我記得,響始創後門果條街(西洋菜街?),近旺角道,90年代經常幫趁,後來執左 當年最中意叫"蝦子鍋塌豆腐",果浸皮好有口感好鮮味 。當年經常與我放工後相約於松竹樓的一位好友,現在仍然時常和我提起此店內的一些趣事。這位朋友當年有層樓有份好工,但近十年來的際遇卻十分坎坷,提起松竹樓便想起他.........

TOP

引用:
原帖由 METALELVIS 於 24-3-2013 02:49 發表 小弟係 上海人 兼夾喺 灣仔 大 所以細路年代老豆老母都間唔中帶我哋幾絛化骨龍去 美利堅 或叫外賣送上門 Kendama兄 話 美利堅 早期賣西餐小弟都係依家先知 淨係知道 美利堅 以前個地址係依家新舖斜 ...

 

甘請問METAL兄識講上海話嗎?

TOP

引用:
原帖由 Kendama 於 24-3-2013 00:06 發表 去鼎泰豐,吃她的小籠就好,下次路過會試埋海帶 ...鼎記小籠科學化管理,自有她成功之道,豫園店仲逐隻小籠上磅秤;其實,為食鬼只在乎味道 ... 台胞鹵味店的海帶做得很好,陸胞則愛吃涼拌海帶,味道也是很好;港人好 ...
它的餡、包皮、甚至蝦仁的重量都有限制,廷小籠包打摺數都是19~21摺,但喜愛度則見仁見智.

其海帶小菜正是涼拌,醋、麻油的份量搭配得不錯.我以前不大吃海帶,(除了㷛綠豆沙)因處理不好,新鮮海帶會帶有一股特殊味,但如果弄得好,其實是不錯的冷菜,富膠質又貪佢口爽.

TOP

引用:
原帖由 METALELVIS 於 24-3-2013 02:49 發表 小弟係 上海人 兼夾喺 灣仔 大 所以細路年代老豆老母都間唔中帶我哋幾絛化骨龍去 美利堅 或叫外賣送上門 Kendama兄 話 美利堅 早期賣西餐小弟都係依家先知 淨係知道 美利堅 以前個地址係依家新舖斜 ...
原來貓王兄係食途老馬!

TOP

引用:
原帖由 Kendama 於 24-3-2013 11:41 發表 皮禮士兄 原來係阿拉k 大部份的脂肪來自你老家的小籠、生煎、荳漿、油條 禮頓松竹樓是否今日的鳳城?90年代在附近上班,每週最少一次和同事在那裹食晏,算是飯堂之一老一輩 "lou 鬆" 紅白宴會多設在四大,當中松竹樓 ...
人多好食作......

TOP

引用:
原帖由 ar_woo 於 24-3-2013 23:43 發表   松竹樓我記得,響始創後門果條街(西洋菜街?),近旺角道,90年代經常幫趁,後來執左 當年最中意叫"蝦子鍋塌豆腐",果浸皮好有口感好鮮味 。當年經常與我放工後相約於松竹樓的一位好友,現在仍然時常和我 ...
點解松竹樓會勾起眾餅友的"難忘"回憶?

TOP

北京大董烤鴨

北京的大董烤鴨,也是一家排隊店,沒有預先訂位,就不知要等多久,就算有預訂也要在等候區等個十來分鐘才能入座.

大董在北京有幾間,訂了團結湖那間,那天下雪,外面零下幾度,還有人在路旁堆雪人.

 

此灰色中國雪人已完全粉碎雪人在我心中的形象!

 

 

衝入在大門旁的等候區已人山人海,人氣急升,亦方便互相取暖,洋人佔半,熱豆漿、洛神茶免費贈飲.

之後服務人員唱號引座,從一堆候客中脫穎而出,忽有一種莫名了不起的劣根性領著腳步前行.

位罝尚算寬敞,算是舒適.裝修精緻高雅,宮燈壁雕很中式,但色調格局卻很西化.但很融合,給人晶瑩、乾淨、精緻又傳統的感覺.配合LED作燈光情景,又很有現代感.

Menu很有氣質,均附毛筆一支,當然你不用即席揮亳去墨寫菜單,旁待的服務員會為你效勞.

 

有趣的是菜單上每道菜的頁面,都題有一詩為伴,當是雅興?,或是譁眾? 可惜忘了拍照!

TOP

引用:
原帖由 999 於 25-3-2013 11:56 發表 點解松竹樓會勾起眾餅友的"難忘"回憶?


可能係因為 "平 靚 正"!!

之前經常去幫襯,香港同九龍兩間都有,最回味佢既手撕雞,賽旁蟹,片皮鴨,豆莎窩餅 

TOP

引用:
原帖由 虎榮 於 23-3-2013 03:18 發表 美利堅近半年幫襯左好幾次! 山東燒雞及羊肉都好味, 份量又夠 ,   甜品我鐘意佢地個拔絲蘋果, 算有水準, 比好多老店或北京樓之類好好多, 雖然同正宗仍然有d距離!  我,已經是80年代 ...
糖絲厚到成個殼?成個罐咁?唔係叫拔絲,係叫拔罐?

TOP

佐敦道二楼北京酒樓,門口有鍾?堂睇相宣傳相,有一幅印度甘地面相??一上红色地顫楼梯已經典,中式屏風,走馬宮燈,裝修十年不變,伙記亦是老臣子。拉麵夠咬口,不過份量時多時少,砂窩津白鲜甜,叉子肉未燒餅夠香口,蝦子鍋蹋豆腐燜得夠入味,高力豆沙是免費送的,不過水準參差,有時新鲜熱辣脹卜卜,有時半温不熱,仲偏pat pat...

TOP

引用:
原帖由 999 於 25-3-2013 11:56 發表 點解松竹樓會勾起眾餅友的"難忘"回憶?
記得一味鍋巴,佢 o地係用油炸白飯,後來才知道係極之 o吾正宗,另一味記得 o既係手撕雞。

TOP

引用:
原帖由 百變小櫻 於 25-3-2013 14:40 發表 糖絲厚到成個殼?成個罐咁?唔係叫拔絲,係叫拔罐?


”拔罐蘋果” - 好term啊小櫻姐!

香港家陣食呢度甜品,間間都做到好似個糖殼包住咁,無左拔絲風味好耐,只系我唔死心,次次都要試,可惜失望居多!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