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兄,我找到化骨龍的相片了,但唔啱睇唔好打啊!!
地點:史里肯邦安新村亞烈家鄉小食館
 |
陳長輝向大家大力推荐阿烈家鄉小食館招牌名菜化骨龍及多樣招牌菜,肯定讓你吃后回味無窮。 |
化骨龍,通常是用來形容家中的小孩,若用在食物上,會讓你聯想到甚么,去骨的食物吧?
史里肯邦安新村有道出名菜色名叫“化骨龍”,就是已去骨再把魚肉釀回去,使整條魚恢復原來樣貌的煎釀馬友魚。
這道菜外表看似一條魚,但一翻開裡面,原來內有乾坤,是一條無骨魚。
老人小孩可放心吃
這菜道是亞烈家鄉小食館的招牌名菜,凡到來食客,都必會點這道菜上桌,才算有來過這家餐館。
亞烈家鄉小食館主廚陳長輝(24歲)說,煎釀馬友魚是老板蘇兆榮的拿手好菜,一推出即受食客歡迎。
他說,這是道無骨煎魚,把它名為“化骨龍”最適合不過,小孩、老人都可放心吃。
他指出,選用馬友魚作為“主角”,主要是馬友魚肉質鮮甜滑嫩,釀出魚肉也較有彈性,爽口無比。
他說,製作過程是把魚肉取出后,加入其他魚肉和一些蔬菜,吃起來比較脆口。
“當魚肉取出后,我們會保留魚皮再使用,使魚看來‘完整無損’,事實上裡面已經動過‘手腳’。”
 |
化骨龍賣相特別,乍看下以為是條煎魚,翻開后才知是經過人工釀製出的煎釀馬友魚。 |
他說,只要煎熟后再加入醬油爆香,整條魚便傳出陣陣香味。
“這道菜釀製過程相當耗時,需兩個小時,所以必須提早準備,可說是一道手工相當精緻的菜餚。”
[
本帖最後由 999 於 26-6-2007 17:3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