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花五年 將封塵影音片段放上網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16/18068559【本
報訊】1964年Beatles訪港,香港電台DJ在啟德機場直擊粉絲瘋狂尖叫;70年代初,港督麥理浩站在海旁向當時的廣播處長講述清潔香港運動;97
回歸片段;06年天星碼頭的最後鐘聲……。港台打算用五年時間「還史於民」,將段段封塵影音片段上載互聯網,但要趕在舊播放機損壞前,將節目數碼化。 記
者︰雷子樂
港台剛推出「歲月.港台」大型網上節目資料庫,副廣播處長戴健文表示,希望在五年內,將25%的舊錄音帶數碼化,讓公眾接觸到更多本土的歷史片段。目前找到最早期的錄音節目,是50年代的聲帶,是當時港督葛量洪舉行記者會。網上資料庫還有多位前港督的演辭或受訪片段。
70
年代,當時的廣播處長何國棟專訪港督麥理浩,講述清潔香港運動,很可能是香港電視史上,第一代的「講清講楚」。1975年,麥理浩接受何鴻毅、韋基舜等新
聞工作者訪問,講述香港經濟、警廉問題,他當時說:「如果警察給人印象是阻礙鏟除貪污工作,那會是一個絕對的悲劇。」
播放機損壞前救得就救
娛樂節目也是重要的集體回憶,1964年Beatles訪港,主持人在啟德機場直擊Beatles的一舉一動,時髦的髮型、興奮的尖叫,48年後重溫,那份熱情猶在。七八十年代,周潤發、盧海鵬有份演出的「獅子山下」、王書麒主演的「小時候」也能在網上重溫。
港台機構發展總監鄺思燕表示,要將陳年錄音帶數碼化,過程困難,職員要先用焗爐將錄音帶烘乾,才可播放。更大問題是舊式「鐵餅」錄音帶,播放機買少見少,零件早已停產,他們要趕緊在僅存數部的播放機損壞前,完成將舊錄音數碼化的工作。有關節目資料庫的網址為
http://www.rthk.org.hk/rthk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