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麗的亞視半世紀台徽

Hello,
   I suggest telecast the foreign US/UK/Japan TV series e.g.Columbo, G-Men 75, Mission Impossible, Tarzan ... etc (重播一些極受歡迎外購劇)
Regards,
Bruce

TOP

1978年麥當雄升任節目總監

 

 "copy message from 歷史狂徒"

 

1978年麥當雄升任節目總監

網誌分類:麗的電視奮鬥史 |
圖片
網誌日期:2009-04-12 10:59

我的專欄「麗的電視奮鬥史」,因以前很多理由,擱置無寫,現時就趁放假之餘,真是要寫一篇充實一下,不是遲早忘記。今次介紹的是,有電視界天才,只有他再令五台山掀起收視戰幔的,就是麥當雄。麗的,甚至今日的亞視,能與無線平分春色,就只有他一個。是我最欣賞的電視人之一。

麥當雄,中學時期就讀名校香港聖約瑟書院,與劉松仁是同學,畢業後,兩人合作搞過一些話劇活動,兩人更進入麗的第五期藝員訓練班。

(圖: 麗的藝員訓練班學員們合照,後排右二是麥當雄,右一是楊炎棠,左二是劉松仁,前排右二是李影,左三是鄧碧梅,圖片源自香港大學圖書館網頁http://www.hku.hk/sociodep/oralhistory/5/pop/3.10.jpg)

完成藝訓班課程後,麥當雄由低做起,當過演員,後來轉入幕後工作,從劇務、場記、助導、導播、高級導播等。1975年一套「十大奇案」,是他事業的轉捩點,因他用新一代的拍攝手法,加插一系列血腥恐怖的場景,這類新鮮,而且貼近社會現實的電視片集,當然賣座叫好,已令對台的無線的「歡樂今宵」大為頭痛。

麥當雄之後編導過「大家姐」、「十大奇案」之「刺馬」(鍾景輝監製)、「大丈夫」等,依舊沿用「十大奇案」的拍攝手法,是陽剛味極重的電視劇集,為麗的電視帶來一番新的景象。雖云麥當雄是編導一名,但因他是麗的總經理黃錫照愛將,故名為編導一名,卻握有監製之實權。1977年,麥當雄升為監製,拍攝過「大家姐與大狂魔」,有一集因影射無線「家變」的洛琳,故被汪阿姐的FANS批評,指麥當雄毫無厚道,而這套劇集收視也平平。之後,林氏家族入主佳視,面臨新的對手,麗的除加碼資本應對外,人事上也作出了調動,鍾景輝升副總經理,梁偉民為節目總監,麥當雄與李兆熊、屠用雄及鄒世孝,升為製作經理。1978年5月,麥當雄動用麗的全台職員,以寫實形式,反映社會問題,拍攝《鱷魚淚》一劇,為麗的電視收視帶來另一次高峰,潘志文因該劇一炮而紅。

(圖: 以前的麥當雄,未上位前一副吊兒郎當相,上任後,IMAGE立即轉變)

黃鍚照「慧眼識英雄」,希望麥當雄能為麗的扭轉敗象。黃氏以「公費遊埠」為名,補送麥當雄赴英國考察電視業務,其實是黃錫照帶他去見英國總公司,推薦他升任管理層。麥當雄也不為黃錫照失望,因覺得自己英文不好,立即買了一套英文會話錄音帶,排命地學起英文來,一改過去喜歡在尖沙咀夜店與三兩知己留連買醉的習慣,蕭若元是他的顧問,經常私下教授他英文。最終,麥當雄也過了這一關。

 

之後,節目總監梁偉民憤而離職,由高亮暫代。1978年10月15日,麗的電視公開宣布,由麥當雄升任為麗的電視第一台總監。「麥當雄時代」,由此開始。

 

麥當雄上任後,立即宣布他的「內閣」名單:

輔協總監: 吳承歡

副總監: 高亮、陳文光

節目計劃經理: 蕭若元

劇本創作經理: 梁立人

節目經理: 李兆熊、鄒世孝、屠用雄

節目搜集經理: 林旭華

宣傳經理: 徐聖祺

新聞部總監: 林尚明

一看就知,就是戰鬥內閣。同時,麥當雄上場後,就把麗的台徽「RTV」三字,換上不同顏色,擺明車馬是同無線作一番激烈競爭。

(圖: 麥當雄兩大得助手,蕭若元和施南生)

麥當雄升官後,立即對他認為屬眼中釘的人,包括鍾景輝派系人馬等,一個都不能留低,最可惜的是,好戲之人葉德嫻,也被迫走。

(圖: 麥當雄一上任後,立即把他的眼中釘剷走,包括盧業瑂,蔡和平、鄒世孝也劈跑不做。不過,好戲之人葉德嫻也被叮走,就感可惜)

 

與此同時,佳視於8月22日倒台,麗的隨即吸納該台大部份藝員及幕後人才,藝員的有楊澤霖、魏秋華、白彪、劉江.....,幕後人才有蕭笙、查傳誼、施南生、唐基明、李惠民.......。在麥當雄領帥下,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戲劇攻勢,務求在收視與無線平分春色。麗的一系列劇集,如「天蠶變」、「天龍訣」、「沈勝衣」、「變色龍」、「大內群英」、「浮生六劫」等等.....,都是麥當雄領帥下而拍攝的,一次一次把麗的收視率攀上高峰,令對台無線大為頭痛。就只有麥當雄,才能令麗的電視改寫歷史命運。

1980年9月1日,一場「千帆並舉」,一套《大地恩情》,令無線被腰斬《輪流傳》,無線的「翡翠劇場」也成為歷史,又是麥當雄另一豐功偉績。令人覺得,麗的拍攝的劇集是最好的。

(圖: 麥當雄認為做導演最重要因素是天資,他已經有,28歲就做麗的第一台第一把手,第二是個人的體會經驗及生活體驗,他又有啦,第三是學識,也是藝術修養,最後是興趣,若果麥當雄對戲劇無興趣的話,他的人生由此而改寫)

1981年,澳洲幫入主麗的電視,麥當雄與他們高層不和,宣布辭職。麗的電視也由盛轉衰。這段歷史,容後再談。

TOP

1979年 麗的羊城賀歲搶閘登場

 

 "copy message from 歷史狂徒"

 

1979年 麗的羊城賀歲搶閘登場

網誌分類:麗的電視奮鬥史 |
圖片
網誌日期:2009-02-01 19:26

2009年1月25日,無線電視與廣東電視台在廣州舉辦「羊城賀歲萬家歡三十周年」,以紀念1979年1月29日大年初二在廣州舉辦的首次「羊城賀歲萬家歡」。不過,大家有所不知道,原來麗的電視卻搶先一步,在1979年1月28日大年初一,率領一眾職藝員,在廣州舉辦「省港一家親」。

1979年1月1日,广东电视台改革,与香港无线电视台开始了节目交流。那年广东电视台与奚秀兰所在的香港丽的电视台在人民大会堂合拍了《省港一家亲》节目。

1979年1月27日的大公报报道,“今夜有许许多多的香港市民留在家中,因为丽的第一台决定在当晚7时半推出两个半小时的《省港一家亲》节目。丽的艺员奚秀兰、林嘉华、张国荣、余安安、薛家燕表演节目”。

(圖: 1979年大年初一及初二的兩台電視節目表,竟然無這兩個節目,因為當時雜誌社一星期前收到節目表,兩台突然變陣,排版不設,而且當日報章大多休業兩日。想搵電視節目表,無奈靠本《假日周刊》來頂替)

 

(圖: 當時,無線滿以為「羊城賀歲萬家歡」,獨家兼收得,點知......)

(圖: 想不到的是,麗的黃錫照已與內地當局秘密達成協議)

790126 sunman 1.jpg

(圖: 1979年兩台群星賀羊年,左起劉緯民,潘志文,汪明荃,李影,鄧碧雲)

TOP

引用:
原帖由 ABOY 於 14-4-2009 15:19 發表 1979年 麗的羊城賀歲搶閘登場 網誌分類:麗的電視奮鬥史 | 圖片 網誌日期:2009-02-01 19:26 2009年1月25日,無線電視與廣東電視台在廣州舉辦「羊城賀歲萬家歡三十周年」,以紀念1979年1月29日大年初二在廣 ...

多謝珍貴資料分享.

TOP

『亞洲電視』與『角川洲立集團』再度合作 呈獻更多製作認真的節目影碟

 

『亞洲電視』與『角川洲立集團』再度合作 呈獻更多製作認真的節目影碟

網誌分類:亞洲電視hkaTV |
網誌日期:2009-04-29 22:13
今日(4 月 29 日),「亞洲電視」與「角川洲立集團」假亞視總台,舉行『亞視‧洲立影碟發行新聞發佈會』,透露兩間公司合作推出一系列亞視製作的節目影碟。出席今日發佈會有 -
亞洲電視行政總裁胡競英女士
角川洲立集團主席黎筱娉女士
此外還有節目主持袁文傑、何卓瑩一眾亞視主播- 羅振邦、卓麗雯、嚴劍豪、趙芍怡等,聯同一班曾參與《風雨同路》的受訪嘉賓,包括著名舞台劇演員焦媛、香港職工會聯盟會長劉千石等等,一同見證兩間公司的合作,發行一系列製作認真的節目影碟。在過去兩年,亞洲電視與洲立影視合作無間,推出了深具教育意義的《解密百年香港》《百年基石》。由於市場反應熱烈,故在 2009 決定再度合作,推出一系列節目影碟,包括於 3 月剛推出的《開心到鎮》和《風雨同路》、以及將會陸續推出的《台灣經濟 30 年》《西藏並不神秘》《解密中國黑社會》《AV 事務所》《中華創意奇觀》《澳門四百年》《望族春秋》。亞洲電視行政總胡競英女士表示,亞洲電視作為香港主流傳播媒體,一直為觀眾免費送上源源不絕的精彩節目,不論是探討時事的新聞節目、追蹤歷史、介紹醫藥養生的資訊節目、以及旅遊玩樂的綜藝節目等,均包羅萬有,照顧不同需求的觀眾。
因此,是次能與洲立影視再度擕手發行光碟,亞洲電視感到非常欣慰,除可讓更多觀眾能再次欣賞這些製作認真的節目之外,更可讓觀眾永久珍藏這一系列的節目。而角川洲立集團主席黎筱娉女士表示,對於能與亞洲電視再次合作,感到非常高興。今年適逢是亞視邁向新里程及角川洲立亦踏入四十周年,故對兩家公司來說,今年都是重要的一年,希望透過發行一系列製作認真的亞視節目影碟,能為市民大眾帶來更多優質娛樂,更豐富的通識資訊。圖片 1. 亞洲電視行政總裁胡競英女士與角川洲立集團主席黎筱娉女士一同舉行合作儀式
圖片 2. 左至右:
羅振邦、胡競英、黎筱娉、焦媛、劉千石、卓麗雯

圖片 3 . 左至右:
袁文傑、黎筱娉、胡競英、何卓瑩、嚴劍豪、趙芍怡

圖片 4. 焦媛應邀出席『亞視‧洲立影碟發行新聞發佈會』

TOP

亞視多出碟,也是一件好事.

TOP

呢批紀錄片都有看過,基本上都算製作認真,值得一看,特別系中華創意奇觀. 不過如果可以出返多d舊劇集的dvd就更好!

TOP

橋王才子蕭若元

 

 "copy message from 歷史狂徒"

 

橋王才子蕭若元

網誌分類:麗的電視奮鬥史 |
圖片
網誌日期:2009-05-09 21:08

「麗的電視奮鬥史」上次講到麥當雄如何令五台山翻雲覆雨,雄霸天下。當然,麗的收視節節上升,只靠麥當雄一人之力是不夠的,當然有一班軍師幕後度橋,在背後推動才成事的。為麥當雄出謀獻策的首席軍師,當然是有「蕭才子」之稱的橋王蕭若元。

蕭若元,1950年生,廣東中山人,父親為華僑子弟。蕭於聖保羅中學畢業,入讀香港大學歷史系。大學畢業後,曾於股票經紀行大和證券任職出市代表,所以蕭生經常在網台或blog文講股評,不無道理。1973年股災後轉職無線電視,出任新聞報導員。據蕭若元回憶,是師姐梁淑怡叫他去見工的。面試時,他一拿起新聞稿,就立即郎郎上口,語言天份由此表演出來。以下這段片,是他在《精打細算》試鏡片段。

1975年,他跟隨無線新聞部主管何掌邦跳糟到麗的電視,依舊出任新聞報導員,主持晨早新聞節目。當時他一面看電訊片,耳筒聽著英文,即時以中文讀出來,他形容麗的全台,只有他才能做到。此外,蕭還主持新聞時事節目「真人真事」。

之後,麗的金牌監製,黃錫照的愛將麥當雄,請他兼職為電視劇集度橋,第一部部是《大家姐與大狂魔》,第二部是《大丈夫》,當時這兩部劇集是滿布血腥味道的陽剛味電視劇,為麗的電視劇集打響了名堂。

(圖: 1978年1月24日《工商日報》)

1978年初,他有意離開麗的電視,經黃錫照挽留下,終於留低,專心為麥當雄拍攝的電視劇集度橋,兩人由此合作無間。據云,黃錫照與蕭才子兩人經常下棋,並非普通同事咁簡單。1978年麥當雄傾全台人力物力拍攝的《鱷魚淚》,蕭若元一手塑造的主角呂文駿(潘志文飾),打破了以往粵語片,角色非奸即白的原始道理,原來男主角也可以亦忠亦奸。

1978年9月,麥當雄坐正麗的電視第一台節目總監,掌控麗的中文台的生殺大權,蕭若元出任麗的策劃經理。他為麗的創作編寫不少燴炙人口,至今仍津津樂道的電視劇。他一手策劃的《天蠶變》,是新派港製的武俠劇集,一播出街,即大收旺場,日日收視高處未算高,令到對台無線非常好痛,要急忙怕《楚留香》來應陣。《天蠶變》的成功,打破了只有金庸、古龍武俠劇才能收得的神話,原來好的港產武俠劇,也有出頭之日。之後他也創作了《天龍訣》、《沈勝衣》、《俠盜風流》、《奇女子》、《大白鯊》等電視劇,也曾主持過《貓頭鷹時間》

1980年,他為李兆熊監製的《浮生六劫》編寫故事,反應良好,掀起了一片電視劇和觀眾的懷舊熱潮。從此再接再勵,1980年9月1日,麗的「千帆並舉」攻擊,主力推出《大地恩情》(原名《血淚中華》),懷舊層面遍及中國內地、香港、美國和東南亞的華人早期奮鬥事跡。這是蕭才子把早年讀歷史的長處,盡量發揮出來。《大地恩情》一出,迫得對台的《輪流傳》要中途腰斬,立即以《上海灘龍虎鬥》及趕拍《千王之王》來應付,「翡翠劇場」從此成歷史。

「千帆並舉」雖臨尾失敗,但蕭才子仍再接再厲,繼續創作一系列電視劇集,包括《小小心願》、《大控訴》、《女媧行動》等,令麗的同無線收視差距不斷縮窄,不少人確實轉睇麗的,他們咸認為:「麗的節目是精彩的」。

據當時的傳媒報導,電視台好多人認為蕭才子名聲猶如「白金升降機」,就批評他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經常擺出一副「麗的無我,就無今日」的模樣,內部的人對他看不順眼著多。但接觸過蕭若元其人的記者,就覺得他並不如外間所傳的那麼討厭,他是個有內涵的人,談話的好對像,與蕭才子對談,不愁沒有話題,他說自己是一部百科全書,腦袋記得的東西和資料很多,也由於熟讀歷史和常識豐富的關係,他看來大把「橋」,所以大家都說他是要麥當雄的智囊,並非言過其實。(《假日周刊》)

(圖: 蕭若元在麗的,也傳出不少緋聞,不過個個都不是真命天后)

當時的蕭若元,除在麗的工作外,還有在經營建築材料公司賺大錢,他生財有道,所以有人指蕭元若元薪水仲多過麥當雄,不無道理。

1981年1月,蕭若元升任麗的電視第一台副總監。蕭的升職,有傳是澳洲財團入主麗的,麥當雄與澳洲幫不和,有意劈砲,由蕭若元頂上。麥當雄也有意推薦蕭若元做其接班人,蕭才子也準備接班。

豈料,這班澳洲幫,確實看不上他,總監寶座,由黃森和李兆熊兩人坐上。蕭若元也不再留戀麗的,向麗的請大假,期間他砲轟澳洲幫遲早把麗的玩完,澳洲幫勒令他收口。澳洲幫有眼不識泰山,真是「澳洲幫唔識寶,搞到麗的一鑊泡」。

1981年7月,蕭若元離開麗的後,轉到邵氏工作,後為麥當雄策劃一系列賣座電影。蕭才子現時已淡出電影界,轉搞纖體公司,兼營「MY RADIO」網上電台。

蕭若元在麗的,間不中也粉墨登場,客串過《鱷魚淚》同《女媧行動》等電視劇。

 

亞視在2000年拍過《電視風雲》,影射當年香港電視史。吳廷燁飾演霍偉良,是影射麥當雄,方平飾演何照,是影射黃錫照,謝雪心飾演邱梁,是影射周梁,至於黃允財,飾演那位「趙若愚 」,經常坐在他經營五金舖外睇書的書呆子,就是影射蕭若元。

 

 

TOP

亞視再裁員36人

 

亞視再裁員36人

(星島)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16:59

年底開始已多次裁員的亞洲電視再度裁員36人。

被裁的36人中,26人來自新聞部,當中包括記者、編輯及導演等。其餘10人來自工程部,被解僱人士即時離職。

亞視    高級副總裁鄺凱迎表示,由於上月起減少一條24小時新聞頻道,因而裁減人手。資方已根據勞工處    法例賠償,並向他們發出代通知金。

鄺凱迎相信,新聞部裁員後,不會影響亞視的新聞報道質素。鄺凱迎又指,亞視目前沒有再進一步的裁員計劃。

TOP

唔怪得佢地個新聞之花咁快過左無綫做啦!一定系聞風先逃!

TOP

引用:
原帖由 虎榮 於 13-5-2009 10:23 PM 發表 唔怪得佢地個新聞之花咁快過左無綫做啦!一定系聞風先逃!
Who?  May i have her name?

TOP

引用:
原帖由 ABOY 於 13-5-2009 22:43 發表 Who?  May i have her name?

 

sorry呀,唔記得左個名啦! 不過佢有主持過11:00pm新聞主播節目,佢依家系無綫都唔系做新聞,而系在7:30PM的時段內做娛樂新聞,無意中睇左幾晚,發覺佢都唔系好適應咁!

TOP

引用:
原帖由 虎榮 於 13-5-2009 10:52 PM 發表   sorry呀,唔記得左個名啦! 不過佢有主持過11:00pm新聞主播節目,佢依家系無綫都唔系做新聞,而系在7:30PM的時段內做娛樂新聞,無意中睇左幾晚,發覺佢都唔系好適應咁!
張慧慈?

 

 

亞視再裁36員 人手惹關注 議員質疑節目質素是否符發牌條件

(明報)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05:05

【明報專訊】亞洲電視昨再裁減36名員工,當中26人來自新聞部,公司解釋是重整頻道所致,強調裁員行動「到此為止」。但亞視    過去短短半年間已裁減公司三分一人手,有議員質疑亞視的人手及節目質素是否符合發牌條件,要求政府及亞視管理層交代。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表示,根據牌照條款,持牌機構必須維持足夠人手提供服務。政府與廣管局    會密切留意裁員行動,確保持牌機構符合牌照要求。適值現時廣管局為亞視和無綫的服務牌照作中期檢討,正進行意見調查。政府消息稱檢討正按部就班進行中,而亞視剛有新資金注入,目前無意改變步伐。

亞視:到此為止

亞視昨午傳出裁員消息,但未有向全體員工宣布,不少員工是在回公司後方知同事被解僱,亞視安排多輛巴士接走受影響員工,其中新聞部資深記者陳錦芬亦接到「大信封」,他離開時表現輕鬆。亞視藝員林韋辰及鮑起靜對公司再裁員表示驚訝。

今次裁員涉及36人,約26人是新聞部員工,包括4名記者、車長、導演等,字幕部員工差不多全部裁走。餘下10人是工程部員工,當中七成人屬年資5年以下。

亞洲電視高級副總裁鄺凱迎表示,亞視原有8條高清    及模擬頻道,但7月會重調至5條,較早前取消一條24小時新聞頻道,因此要裁減人手,而行動已「到此為止」,無進一步裁員計劃。他續稱,亞視的市場、製作及財務部較早前已增聘20多名員工,日後亦會增加本地製作,並強調會保持新聞及節目質素。公司已知會政府今次裁員行動。

去年11月至今裁300人

亞視去年11月至今合共裁員逾300人(見表),現只餘600人;無綫有4000多名員工。民主黨    李永達    對亞視再裁員表示遺憾,指電視台發牌條件規定營運者需有足夠人手提供具質素的新聞及節目,質疑亞視連番裁員後,是否仍符合發牌條件。

TOP

1973年麗的電視無線彩色廣播

 

 "copy message from 歷史狂徒"

 

1973年麗的電視無線彩色廣播

網誌分類:麗的電視奮鬥史 |
圖片
網誌日期:2009-05-25 22:22

(圖: 1973年12月1日《華僑日報》廣告)

我的BLOG友楊二蚊小姐上了一篇「無線電視一開台的1967」,把1967年TVB無線電視開台,作一另類角度分析,看完之後,發覺精闢有見地,並非坊間那些文化評論人,說得那麼「行貨」,確是「抵讚,抵讚」。其實,TVB之所以成功坐大,到今時今日,擁有「慣性收視率」的電視台,無堅不催,原因是以前TVB節目真是夠多元化外,另一原因是對台「麗的電視」,因為英國人那種「紳士風度」,做事「慢條斯理」,又或者「闊佬懶理」,最終任由它「坐大而不理」。

英國麗的呼聲有限公司REDIFUSSION,於1949年3月22日在香港成立「麗的呼聲」電台。除香港外,馬來亞、新加坡、巴巴多斯等英國殖民地,也有「麗的呼聲」電台。

(圖: 1957年5月29日,麗的映聲在港督葛量洪親自主持按扭下,正式啟播,當日《工商日報》報導)

1957年5月29日,麗的呼聲以400萬元資本創辦的電視台正式成立,名為「麗的映聲」,為香港第一家電視台。麗的映聲以有線黑白廣播,只得英文台,每戶安裝費為25元,租機費為每月45元,收看費每月25元,當時睇電視根本是富貴人家的專利,電視機是富豪家居必有的裝飾品。1963年,麗的映聲中文台成立,由鍾啟文擔任中文台總監,在他的本領下,製作不同類型兼多元化的電視節目,除粵語配音西片外,還自製不少劇集。四五年間,鍾啟文把麗的搞得有聲有色。與此同時,西德、日本等國製造的電視不斷運到香港,款式新穎,畫面清晰,售價較平,只要幾千元就可買到一部,中產及小康家庭都有能力購買電視機,於是麗的的用戶人數以倍數激增,由開台的幾百戶,增至1968年的十萬戶。當時TVB尚未開台,麗的獨市生意,沒有競爭對手,用戶當然激增。

1967年11月19日,香港第二家電視台「無線電視TVB」正式啟播。這間電視台,不但無需月費,且無線兼彩色廣播(1972年TVB才全面彩色廣播),當時每座公共屋邨只需一條公共天線,普通大廈或單幢房屋安裝一條魚骨天線,一插電掣就可清楚睇到,簡單方便。當時的麗的,依舊是有線兼黑白廣播,用戶因而大量流失。但這班保守的英國人高層,還認為TVB根本無可能打低麗的。TVB一開台,麗的已經「預輸數」。如果當年麗的高層能正視現實,當年立即以無線廣播,就仍有一日與TVB競爭。

(圖: 麗的也嘗試製作好的節目與TVB競爭,包括新聞報導,務求最快最新,圖為1967年11月21日《華僑日報》廣告)

TVB開台後,觀眾人數不斷增加,愈戰愈強。反觀麗的,則用戶不斷流失,愈戰愈弱。雖然後來月費由二十五元減至二十元,也無補於事。不少麗的藝員也紛紛跳槽去無線。與此同時,電視用戶直線上升,1974年之統計,全港八十五萬個家庭中,有七十八萬以上是擁有電視機,不過都是睇TVB的較多。吳昊的《香港電視史話》說:「TVB取得觀眾,而RTV顯得落伍,當時社會觀察家認為是香港一個文化戰勝另一個文化 - RTV(播映英國電視節目為主)推銷的英國生活方式,被TVB(播映美國電視節目為主)推銷的美國生活方式所取代。」

麗的高層們,才有所醒悟,認為要把麗的,由有線轉為無線,由黑色轉為彩色廣播,才能與TVB作一長線競爭。1973年8月10日,香港政府宣布增發兩個十五年期的新無線電視台牌照,其中一個兼有中英文台牌照,由麗的呼聲有限公司投得;另一個只得中文台的牌照,就由以商業電台為首的財團投得,即後來的「佳視」。麗的投得牌照後,立即著手進行無線廣播工程,把舊有設備改裝及補充,1973年11月1日,宣布停播一個月。就因停播這一個月,令不少睇開麗的的觀眾,轉看TVB,TVB的「慣性收視」,由此而來。麗的日後更無法與之競爭。

(圖: 1973年10月31日《大公報》報導)

新的麗的電視即將啟播,麗的高層們召開記者會,公布新的節目內容。另一邊廂,無線也公布下月陸續推出新節目,根本不容麗的有一點生存空間。

(圖: 1973年11月27日《大公報》報導)

(圖: 1973年11月30日《大公報》報導)

 

1973年12月1日,無線兼彩色廣播的麗的電視正式以新面貌和觀眾見面。為紀念當日盛事,麗的電視還是英資時代,都以每年12月1日為麗的電視台慶日。

(圖: 1973年12月1日《華僑日報》廣告)

啟播當日,由麗的電視常務董事華倫陪同簡悅強爵士、高登爵士,主持金龍及醒獅點晴,並直播與東華三院合辦的義演遊藝大會。

(圖: 1973年12月2日《工商日報》報導)

麗的電視開播,報章均刊出祝賀廣告。

(圖: 1973年12月2日《華僑日報》廣告)

麗的電視啟播後,更推出「幸運匙」有獎問答節目,頭獎獎品是房車一部,二獎是彩色電視機,三獎是攝影機。

(圖: 1973年12月7日《工商日報》廣告)

麗的電視雖開播,但由於優質的發射站早於被TVB搶走了,只剩下一些較次級的發射站供麗的選擇,且各大廈天線有利位置也早被TVB搶去了,所以麗的經常都雪花紛飛,幪幪查查,觀眾無癮而轉看TVB。況且當時的電視機,不同今日是搖控選台,而是像收音機般扭台,且非常麻煩,通常每部電視一扭台就清楚睇到TVB,要扭很久才是麗的電視,好多觀眾嫌煩都只睇TVB,也形成了一班「TVB死忠派」,這是麗的長期吃虧的重要原因之一。

吳昊的《香港電視史話》,引述1974年3月香港市場研究社一項獨立調查,發現超過十二歲的觀眾有二百六十萬人。

麗的中文台擁有最多觀眾的三個節目:

- 「麗的電視劇」 - 42萬2千人

- 「麗聲之夜」 - 39萬1千人

- 「秀蘭歌聲處處聞」 - 38萬4千人

TVB翡翠台收視率最高的三個節目:

- 「新聞及天氣報告」- 189萬人

- 「翡翠劇場」 - 178萬人

- 「唔出奇吖」 - 166萬人

由此證明,麗的最高收視的三個節目,收看人數只得TVB節目收看人數的四分之一,又點樣與TVB有得揮呢?

足以證明,當時的麗的電視以無線兼彩色廣播,實在未能威脅TVB,而且虧蝕愈來愈嚴重,18個月間,虧蝕額達二千多萬,令英國母公司震驚。麗的唯有陣前易帥,把常務董事唐紀爾(Mr. Don Gale)調回英國,重金禮聘TVB開台功臣黃錫照加盟,出任常務董事兼總經理,並挖走無線重臣鍾景輝,出任麗的中文台節目總監,取代張正甫,麗的的部署,實是不惜與TVB背水一戰。其後,佳藝電視也於1975年9月開台,廣播道四台山變為五台山。五台山電視大戰,由此而開。

TOP

嘩!資料豐富.

TOP

袁弥明轰奖门人公然非礼女艺人,TVB所有剧集都教坏小孩~          http://tieba.baidu.com/f?kz=618709251

 

袁弥明批评无线电视台:公然在奖门人非礼女艺人,剧集完全教坏小孩~不是争家产就是儿女私情~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jUHy7WvfQM

 

萧若元闹爆广管局和TVB!!!       http://tieba.baidu.com/f?kz=618699149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X_2TtYE6Qk

 

 

TOP

引用:
原帖由 ABOY 於 30-7-2009 11:36 發表 袁弥明轰奖门人公然非礼女艺人,TVB所有剧集都教坏小孩~          http://tieba.baidu.com/f?kz=618709251   袁 ...

片段十分精彩,但也不能全怪毛記,簽約是自愿的,有交換條件也是自愿的,港台偏幫是鐵一般事實,正苦無好好地管理也是事實.

TOP

TOP

引用:
原帖由 ABOY 於 2-8-2009 22:02 發表 [事旦男]狂质陈志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0squ1BxbKs书展向陈志云仍书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Y1FVaBStsU难道真的有那么多人讨厌& ...

從 CCTVB 員工得知,佢哋好多好多人都憎鬼死佢. 

TOP

 

视频: 香港人網好波!愛明大質問CCTVB!陳志雲抗議聲中回應!!公聽會14JULY09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2MzEzMDgw.html

视频: 隨處皆見 反 CCTVB 2009-07-18
主意看,那个摄影师故意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2NDUzMjA0.html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