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KD1743 於 13-1-2009 21:27 發表
份太公報幾多年出架,好攪笑呀
你居然冇睇過?太走寶...
太公報,不是左派「大公報」,雖然只有一點之差,然而風格可是南轅北轍。若你以看大公報的心情看太公報,不是會被氣死,恐防也會興奮得心臟病發而死。
究竟又有那位讀者,真的可以買到活性炭去BBQ?
太公報其實不是報紙,而是港產漫畫「玉郎漫畫」內的一個兩頁小專欄(不過在太公報內,作者常常強調是「買太公報送玉郎漫畫」),作者是現在仍然活躍的甘小文。至於內容....sorry,我實在歸納不到有甚麼meaningful的內容,基本上只可以說是由一些沒有關係的圖片、改圖、以及抵死文字組合而成的大雜燴。而當中主角有很多,最常出現的四位應是︰
- 咸球(咸球雖然差不多每期都有出現,不過相片其實是源自同一幅)
- 黃玉郎(即玉郎集團的老闆)
- 近藤周現(虛構人物,應與日本紅星近藤真彥Matchy無直接關係)
- 矇面超人及怪獸(常常飾演不同角色,包括打藤隊成員、活性炭user、記者林尾謝等)
四大主角之三罕有地聚首一堂
甘小文可以將一張咸球玉照玩多年仍玩得出神入化,以及膽敢醜化自己的波士,卻又獲得不俗的銷量及noise。事實上,在80年代成長的男性,又不是自閉者,都不可能未聽過「咸球」或者是「肥婆四」「哨牙珍」「黑鬼德」等名詞(來自甘小文的其他著作),小弟同學也曾為老師改過「四方果」「矇眼佬」這類花名。可見雖然仍未獲社會學家(如呂大樂、邵家臻之流)垂青,不過查實太公報比起甘君的另一力作「廁文化」更「熾」,是80年代隱藏地下「次文化」的代表作之一!
實在難以想像,當然黃玉郎如何忍受到甘小文這個手下?(不過又據聞甘小文當年人工超低,只有三、四千元一個月)
可以說太公報是集了80年代「無厘頭文化」的大成。不過究竟「無厘頭」是甚麼,相信後來將它發揮光大的周星馳也答不了。在我腦內,其實這是代表了我們成長的年代,某程度來說,是沒有方向,沒有理想的年代,沒有6、70年代的火紅(如文革、保釣),也沒有90年代以後的亢奮及沉重(如回歸,經濟大起大跌、沙士等)。80年代實在是太單純,當然也有像香港前途談判之類的大事,不過當流行的辯論題目仍是「中學生應否談戀愛」而不是「中學生應否有安全性行為」,家長仍認定看玉郎漫畫的是壞學生(因為壞學生仍不膽敢去買「龍虎豹」,而市面上又沒有像「忽周」般掛羊頭賣狗肉的雜誌)時,也可以想像到,年輕人要逃避現實,在當時可能並不困難,應該不用跳樓或啪丸,尤其當年大部份中學生仍不用學八級鋼琴以及參加A1補習班。
全版都是咸球!是咸球的頂峰之作!
(我相信有不少朋友希望小弟把整本書scan上網,但實在這是不可能的。有興趣的朋友,花30元回味一下當年的低能情懷,比如「水果+動物」的對聯,或者是「慳D駛講座: 如何慳D用廁紙」等,應該仍是不錯的呢!雖然現在的文化傳信已不是當年的玉王朝。)
轉自
http://orienteerhk-leisure.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html
[
本帖最後由 火馬 於 13-1-2009 21:49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