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真田幸村

真田幸村

真田左衛門佐信繁是他的本名,而真田幸村是經過後人渲染後人物。他作為信濃豪族真田家的次男,在關原合戰中的上田城攻防戰成名,經過十四年的流人生活後進入大阪城;大阪夏之陣中將德川方總大將德川家康逼入絕境,最終力盡討死的傳奇生涯被後人寫成小說流傳至今。他也是戰國最著名的武將之一。信繁作為“軍配者”,在大阪夏、冬兩陣半年內的表現,使他得到和他的父親昌幸、兄長信之同樣高的評價。
永祿十年(1567年),信繁生於甲府。他是武藤喜兵衛的次男。幼名禦弁丸,後該名源二郎。其兄源三郎,就是後來的松代藩祖真田信幸。
父親武藤喜兵衛在信繁誕生時年僅二十一歲。他是謀將真田幸隆的三男,作為武田信玄的近習而得以繼承甲斐的名門武藤家。在信玄死後的天正三年(1575年),繼承真田宗家的兄長信綱、昌輝戰死,喜兵衛得以繼承真田宗家,該名真田昌幸。天正十年(1582年),昌幸在武田家滅亡後運用權術,不斷更變主家,被世人稱為“表裏比興之人”、“稀代的橫著者”、“生得危險的奸人”。
但是昌幸對主家武田家報有忠勝的敬慕之情,源二郎元服後就以武田信玄的親弟弟武田典廄信繁的“信繁”為名。武田信繁是智勇雙全的武將,他在背後默默的支持著信玄。永祿四年(1561年),武田信繁在川中島合戰中戰死。昌幸為了表示對武田家的敬慕,故而給源二郎起名信繁,而沒有用真田家代代相傳的“幸”字。
信繁年輕時正是真田家最為興旺的時代。父親昌幸周旋於上杉家、北條家、德川家等周邊有力大名之間,在上田築城,將上田沼田城收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天正十三年(1585年),在上田城擊退德川家的大軍。但是信繁此時正在趕往海津為上杉家人質的路上,並沒有留在上田。信繁一到上杉家就受到上杉景勝的厚遇,賜以知行一千貫。
上田城攻防戰之後,信繁被從上杉家招回,又被送往大阪城作豐臣家的人質。信繁深得天下人豐臣秀吉的喜愛,賜以從五位左衛門佐、豐臣姓,任秀吉的近習,還把五奉行之一的大谷吉繼的女兒嫁給信繁。而此時信繁的兄長信幸正在德川家康處為近習,並迎娶了德川四天王之一本多忠勝的女兒。不同的婚姻關係決定了以後兄弟兩人的命運。
慶長五年(1600年)七月二十一日,真田昌幸、信繁父子跟隨德川家康的上杉討伐軍先鋒著陣下野犬伏。正在這時,石田三成的密使前來告知真田父子西軍舉兵一事。昌幸顯得非常的激動,馬上找來了宇都宮在陣的信幸,父子三人在一起促膝密談。嫡男昌幸主張加入東軍,次男信繁主張加入西軍,連一向冷靜處事著稱的昌幸本人都舉棋不定,不停的來回走動。
最終昌幸和信繁父子從屬西軍,信幸從屬東軍。信幸馬上返回宇都宮德川秀忠軍中,昌幸和信繁父子則通過赤城山麓回上田城準備籠城。德川秀忠率三萬大軍沿中山道一路西上,準備和經東海道西上的德川家康軍會師。而此時真田父子所在的上田城僅有士兵二千五百人。九月一日,秀忠到達輕井澤,並派出本多忠政和真田信幸為使者勸告昌幸降服。勸降遭到拒絕後的九月五日,秀忠軍開始向上田城發動總攻。然而卻遭到真田軍的突然襲擊,秀忠軍大敗後退往木曾路。一直到九月十五日關原合戰結束,秀忠軍也沒能趕到關原戰場。
雖然西軍最終戰敗,但是真田父子以二千五百人將秀忠三萬大軍釘死在上田城轟動了世間。從當時三十四歲的真田信繁在上田城合戰的表現中可以看到他作為一個優秀指揮官的出色才能。
由於西軍的敗北,真田父子原本是要被家康處以死刑的。但是在加入東軍的信幸和他的岳父本多忠勝的再三懇求下,真田父子被罪減一等,流配紀州高野山。同年十二月,昌幸、信繁父子出發前往紀州,同行家臣僅十六人。與此同時,信幸為了將來傳下真田家血脈,去掉了被忌諱的父親昌幸的“幸”字,該名信之。
到達高野山的真田父子一行住在蓮華定院,那裏被世人稱為九度山村。真田父子在九度山依靠上田的信之以及舊臣送來的生活費勉強度日,隨行的家臣還一起做真田紐拿出去買。由昌幸親筆書寫的借據還流傳至今。也有說是真田父子一行在九度山整頓軍備,等待機會打倒德川政權。
在蟄居期間,昌幸為了幫助信繁再出世,通過家康的側近本多正信請求赦免罪行。然而在事情還沒有結果的時候,昌幸本人就在慶長十六年(1611年)六月四日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昌幸死後,隨行的大部分家臣也回歸了上田的信之處。九度山上就留下了信繁一家過著寂寞的生活。
在慶長十七年信繁寫往上田鄉里的書信中可以看出,此時信繁已經年過四十,他的身心都顯的十分的疲憊。他已經是一個身上染病,牙齒鬆動,連頭髮也開始發白的半老之人。在他的身上一點也看不到以後被世人稱為“鬼”的猛將的影子。
信繁雖然是個英雄豪傑,同樣也是一個平凡人。他和他的兄長信之同屬那種“外柔內剛”的人物。
慶長十九年(1614年)十月,在配所虛度暮年的信繁的命運突然發生了轉機。鐘銘事件後,大阪城的澱君等人下決心要與家康決戰。大阪城的使者帶來黃金二百枚、銀三十貫及手土產,邀請信繁進入大阪城。是年,信繁四十八歲。
信繁本身就原為秀吉的近侍,真田家也深受豐臣家的恩惠。信繁為了報答豐臣家的恩情毅然入城。十月十日,信繁引軍一百三十餘人進入大阪城。
信繁心裏清楚,大阪方其實處於很明顯的劣勢。但是當他想到他的父親昌幸,想到上田合戰大勝秀忠軍,自己從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的這段日子是他一生中過的最為充實的日子,信繁無法忍受那種無為的生活。幸運的是,真田宗家由深的家康信賴的兄長信之繼承。這使信繁可以了無牽掛,把大阪作為他表演的最後舞臺。
大阪城內與信繁一樣同是原大名家出身的後藤又兵衛、長宗我部勝親、毛利勝永、明石全登等著名的牢人眾被稱為“五人眾”,受到特殊的厚待。
但是大阪城的運營權利全部掌握在大野治長等豐臣秀賴的側近及澱君等女官眾的手上,信繁等牢人眾的意見被完全無視。這樣的軍議註定了大阪方最終的幻滅。
慶長十九年十一月,德川二十萬大軍將大阪方十萬人團團包圍在大阪城內,後世稱之為大阪冬之陣。信繁等牢人眾出城迎擊的提案被採納。信繁在玉造禦門以南築起著名的真田丸,親率五千人駐守。因為信繁十分清楚,大阪城以南沒有任何天然的障礙可守,自然成為敵軍主力攻擊的目標。五千真田軍所用的全部軍旗、指物、甲胄都是武田家以來的赤色裝備。
事實證明信繁的猜想是正確的。十二月四日拂曉,德川方主力井伊直孝、前田利常、松平忠直軍以晨霧為掩護,開始向真田丸發起進攻。信繁巧妙的運用空堀誘敵,然後用鐵炮齊射,最後主力殺出。松平軍四百八十騎、前田軍八十餘騎討取,德川軍雜兵討死無數,真田軍獲得全面勝利。
經過真田丸一戰,家康認出了這個真田昌幸的遺子。家康馬上派出本多正純和信繁的叔父當時任德川家旗本的真田隱歧守,以信濃一國為條件前往調略信繁失敗。
在激烈的今福合戰和真田丸攻防戰後,大阪冬之陣此後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合戰。十二月中旬,家康提出議和。二十日,和議成立。雖然信繁竭力反對這樣的結局,但是他的建議被澱君和秀賴的側近駁回。不久後,家康就運用他高超的謀略填平了大阪城的所有壕溝,大阪城變成一座只留下本丸的“裸城”。
元和元年(1615年)四月十日,家康藉口出席九子義直的婚禮,率軍著陣名古屋。事實上既是家康再次侵攻大阪的出陣。
而大阪方在和議成立後,信繁等牢人眾的意見根本不被掌握實權的側近所重視。但是在冬之陣中立下戰功的信繁等牢人諸將贏得了豐臣秀賴的信賴,這自然就引起了豐臣譜代家臣的妒忌。
在休戰中的三月十日,信繁在寫給出嫁到小山田家的姐姐的書信中就寫道,他雖然獲得殿樣(秀賴)的信任,但是側近眾對他們的排擠與日俱增。信繁心裏充滿著孤獨和絕望。
五月五日,家康和秀忠率大軍在大阪城東北佈陣。大阪軍依靠夏之陣後成為裸城的大阪城,已經無力在城外進行野戰,完全處於劣勢。
五月六日,勇將後藤又兵衛、木村重成、薄田兼相先後戰死。真田軍與伊達軍激戰,擊破伊達家引以為豪騎馬鐵炮隊。在真田軍接到撤退的命令退出戰場時,伊達軍連追擊的力氣都沒有了。
五月七日,大阪方挑起最後的決戰,在茶臼山至岡山一線布下迎擊線,信繁率真田軍佈陣茶臼山。當日,信繁身穿緋威的鎧,頭戴白熊付鹿抱角前立的兜,手下士兵依舊是全身赤色裝束。在他的面前是松平忠直指揮的越前軍,然後就是家康的本陣。
最後的決戰開始。真田軍三千正面突破越前一萬三千大軍後,信繁率剩餘的部隊從背後突擊家康本陣。雖然真田軍的進攻一度被壓制,但他們依然不停的向家康的本陣突進。這完全出乎家康旗本眾意料的攻擊,令家康的本陣倒退了三裏。連家康的馬印“金扇”都被丟在了地上,這是自三方原以來第一次,家康本人都一度想要自刃了斷。終於,在頂住了真田軍的三次突擊後,家康從玉造方向脫出。信繁力盡,在茶臼山北部的安居天神附近戰死。此時的信繁年僅四十九歲。
信繁的嫡子大助幸昌也在大阪落城之時殉死。
信繁在大阪最後近乎自殺的突擊,使他獲得了“真田日本一之兵”的稱號。“真田左衛門佐”的名字遭到德川家的忌憚。他被人們稱為“真田幸村”,他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TOP

真田十勇士

 

天正十年、織田信長為了消滅甲斐(國名)的武田,大舉進兵。這個時候,有顆隕石落到了上信國境內的鳥居山的山腰間,巨大的衝擊形成了一個火山口,就有一個叫做猿飛佐助的嬰兒被遺棄在了那裡。長大成人後的佐助,得到上田的真田家的二兒子信繁(也就是後來的名將軍真田幸村)的賞識,成為忍數界的名人,十分的活躍。天下聞名的謀將真田昌信(信繁的父親)為瞭解決東西對決的局面,佔領上田城,在信繁和其部下佐助的活躍下,只用了2000兵馬,就打敗了有38000人的德川軍…… 「真田十勇士」是在戰國末期活躍的武將‧真田幸村(真田信繁)的10個部下:猿飛佐助、霧隱才藏、三好晴海、三好伊三、海野六郎、禰津甚八、望月六郎、穴山小助、筧十藏、由利鐮之助。

 

當然他們不是歷史上實在的人物,是由平民之間膾炙人口的傳說和說評書中所產生出傳說的英雄。之後,以猿飛佐助、真田十勇士等為題材的小說在織田作之助、林芙美子、柴田煉三郎、五味康佑、檀一雄、富田常雄等日本著名作家的手中誕生。戲曲方面也有福田善之的《真田風雲錄》,但其中只是將他們定位成普通的角色。其他與十勇士關聯不大的還有井上靖的《真田軍記》池波正太郎的《真田太平記》等歷史小說。

TOP

引用:
原帖由 cmlwts 於 22-7-2008 15:49 發表 真田十勇士   天正十年、織田信長為了消滅甲斐(國名)的武田,大舉進兵。這個時候,有顆隕石落到了上信國境內的鳥居山的山腰間,巨大的衝擊形成了一個火山口,就有一個叫做猿飛佐助的嬰兒被遺棄在了那裡 ...

有人講猿飛佐助都可能真有其人...

 

仲有...日本一之兵...

係代表日本第一武士...

而唔係日本第一士兵或者兵器...

特攝之家重開了!!!
歡迎各位參觀: 特攝之家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