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馬鞍山有懷舊玩具展...

馬鞍山有懷舊玩具展...

轉載自生日果報... 

 

椰菜娃娃、獅子錢罌掀回憶
港產懷舊玩具展中亮相

2009年07月26日

【本報訊】抱抱椰菜娃娃,將零用錢放入獅子銀行錢罌,拿着金色火花槍「嘰嘰」作戰,是不少現時 30至 40歲港人的兒時玩意,更令人倍感親切是,它們都是香港製造。一名香港收藏家拿出 400件玩具珍藏公開展覽,希望啟發現今 E世代,不要只顧埋頭玩電子遊戲,其實玩玩具有更多好處。

馬鞍山新港城中心昨起至下月 16日,舉行「玩轉港產玩具 60年」展覽。展品是有「本土文化清道夫」稱號的鍾燕齊由 86年起收集得來,大多存世不多,展出量只佔他的二萬件玩具王國中的 2%。

見證香港玩具業



歷史最久遠的是一件於 50年代用膠料「賽璐珞」( Celluloid)製造的八厘米高公仔,它見證香港玩具業的起步。這裏有一個仿照中環滙豐銀行總行舊貌製造的棗紅色錢罌,它是 70年代港產玩具代表作。不可錯過的還有 80年代女孩子至愛的椰菜娃娃,當時賣遍全球,每個都有出世紙,都是香港製造,成了香港玩具出口業高峯標誌。


鍾燕齊特別提到 70至 80年代流行的火花槍,會發出嘰嘰聲和火花效果,當年十分好賣。他在 15年前以三元購入一把,估計已升值至 1,500元,因為在港仍包裝完好的料只有五把,更重要是香港製造,比變了中國製造的同類產品珍貴。


本土文化被忽視



鍾燕齊 86年到日本參觀博覽會後,開始收集舊玩具; 90年到日本進修時,遇上殿堂級玩具收藏家北原照久,獲得啟發,「決心只係收集本土文化藝術嘅嘢。」二十多年來他到工廠、批發商和洋行搜刮港產玩具,最貴一件是用一萬元購買的塑膠太空機械人。他批評港府不重視本土文化,「我一個人力量有限。」
這次是他首次將藏品展覽,他希望可啟發現時只會「自閉」玩電子遊戲的新一代,「以前玩玩具係群體活動,多互動,多同人接觸,有助同人溝通,有啲仲係有教育意義。」


港產懷舊玩具展三件必看展品


滙豐銀行錢罌
出產年代: 70年代
歷史由來:未清拆重建前的舊滙豐銀行用大理石建造,市面有翻版錢罌,但物料較低劣
本港剩餘數量:約 1,000個
估計市值:幾千至一萬元

椰菜娃娃
出產年代: 80年代
歷史由來:是洋娃娃工業歷史標記,每隻附出世紙,主人可為娃娃自訂血型和其他特徵
本港剩餘數量:少於 100隻
估計市值:約 300至 500元

火花槍
出產年代: 80年代
歷史由來:男孩子愛玩的火花槍,現仍生產,但已由 Made in Hong Kong變成 Made in China
本港剩餘數量:少於 100隻
估計市值:約 1,500元

資料來源:收藏家鍾燕齊

TOP

發新話題